封面新闻@短篇小说双子星奖得主李晁:想用足够的篇章去呈现一个场域内的变化|第六届华语青年作家奖

封面新闻见习采访人员 刘可欣
“我想用足够的篇章去呈现一个场域内的丰富变化。”获得第六届华语青年作家奖的短篇小说双子星奖项的作家李晁,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人员专访时如此说道。
10月17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安仁古镇被桂花的香气层层包裹。在桂花香气与书香气息交织的安仁书院,第六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颁奖典礼正式启幕。
颁奖典礼上,依次揭晓了第六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非虚构类、短篇小说、中篇小说的主讲和双子星奖。作家陈涛、葛亮、刘子超、渡澜等均榜上有名。青年作家李晁凭借在《集美饭店》中,对于人内心深处的细腻刻画、对人世中普通人命运的尊重和关怀等的阐述和表达,获得了短篇小说双子星奖。
封面新闻@短篇小说双子星奖得主李晁:想用足够的篇章去呈现一个场域内的变化|第六届华语青年作家奖
文章插图
李晁
李晁颁奖词:李晁的小说善于捕捉和把握个人内心世界的隐秘,他的创作从青年的成长出发,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学意识,并在写作中自觉寻找个体与时代的连通,试图以感性绵密的笔触赋予个体的生存以历史刻度,赋予时代以象征意涵,从而达到叙事的现实指涉和精神纵深。《集美饭店》中女儿在父亲去世后回到故乡,在与姑姑的对话和回想中,父亲的人生图卷徐徐展开。在小说中,李晁通过对人物内心深处隐秘波动的细腻刻画,写出了子女对父母一代人人生的回望与审视,最终与生活达成和解。小说细致地呈现了人物的心理变迁过程,通过书写个体对命运的抗争与妥协,达到精神上的成长,体现了作家对于人世中普通人命运的尊重和关怀。
“是阅读唤起了对写作的感应,其中最大的引力还是语言对我的吸引,从此开始尝试。”谈到写作的开始,李晁讲,是语言吸引了他。而今,他的小说语言的变化,也在向着更深的内涵、更“熟能生巧”地表达方面发展,从而吸引了一大批的读者。
从《朝南朝北》《步履不停》,到近些年的短篇小说《母与蛇》《集美饭店》,李晁的语言在更显简洁的同时,也更具有张力和戏剧感,其小说主题也从个人的青春书写,揉入进了更多的历史感和记录感。在采访中,李晁在说到青年作家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时,这样理解:“我们活在时代里,时代中的一切都无形中塑造着我们,作家也是普通人,而书写来源也必然扎根于脚下土地,更被时代氛围包围,如何表现这一综合的影响,是作家面临的挑战。”
对于这种文字的变化,李晁认为这是一个“综合的反映”:“年纪的增长,阅读的变化,对作品的思考,对身边环境、包括对过去环境的再度审视等等,都起到作用,所以转变自然就发生,而对语言的提炼,又是其中的重要方向。”
封面新闻@短篇小说双子星奖得主李晁:想用足够的篇章去呈现一个场域内的变化|第六届华语青年作家奖
文章插图

正如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苏童的香椿树街一样,一个成熟的小说家可以寻找并建构他自身的“精神地理学”。从《母与蛇》《小卖部之光》等小说可以看出,李晁也在尝试建立属于自己的“精神地理学”。“小说里人物彼此之间的联系,实际上说明我在写同一个地方,我想用足够的篇章去呈现一个场域内的丰富变化。”在李晁不断向前的文学之路上,华语青年作家奖是对其文学创作的一个认可与支持。
“所以很荣幸能获奖,这对我来说是意外的收获。”在金秋的收获季节,从第一届颁奖就已经开始关注华语青年作家奖的李晁,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华语青年作家奖记忆。
【对话作家李晁】
封面新闻:这一次来到华语青年作家奖,有什么感受呢?
李晁:从华语青年作家奖开办就关注了这个奖项,每届的获奖者都是业内被高度认可的青年作家,所以很荣幸能获奖,这对我来说是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