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悲白头翁#一首入选课本的唐诗,作者人品极差,却留下了一篇流传千年的佳作
文章插图
俗话说,“文如其人,诗品如人品。”这是我们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这并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有些诗人的诗品高妙但人品却与之大相径庭,令人匪夷所思。其中有一位诗人的许多行为被人所不齿,但却对唐代诗文颇有贡献,更是留下“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脍炙人口的佳句,他便是唐朝的一位“传奇人物”——宋之问。
文章插图
他天生具有文学天赋,再加上他对诗词的浓烈兴趣,他自幼出类拔萃。他和沈佺期同是律诗的奠基人,大唐诗坛盛世的一半都是由他们两个人共同搭筑的,由此可见他在唐代诗坛也是很有威望。宋之问年轻时即已知名,他及其擅长五言律诗。不夸张的说,他是那个时代诗坛里的领衔人物,他的五言诗,被人口口相传。其中名篇《渡汉江》更是入选现在的课本,成为流传千年的经典。
文章插图
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占有一席之地,但为何流传下去的更多的是他极差恶劣的人品气节?这不禁让世人浮想联翩,那么便要他的生平经历开始谈起。宋之问,字延清,汉族汾州人。他的家室并不显赫,却也是一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对文学很是注重,交朋友更是重情重义,可谓是一身正气,不料宋之问却和父亲恰恰相反。
文章插图
出身不凡的宋之问,在父亲的影响下,对诗词歌赋颇有兴趣,再加上他自出生以来对诗文的天赋,自幼便可创作出赋有音律节奏的诗词,已被世人所知晓。他的兄弟也是才华横溢,与之不相上下。上元二年,年纪轻轻的宋之问进士及第,登临“龙门”,之后又轻而易举地通过了明经科的考试,真算得上是顺风顺水。当时的他一表人才,气质不凡,这样才貌俱佳的一位才子至此正式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
【 代悲白头翁#一首入选课本的唐诗,作者人品极差,却留下了一篇流传千年的佳作】
文章插图
这样一位生来不凡又赋有才华的才子,想必定会成为国之栋梁,可世事难料,宋之问迎来的却是跌跌宕宕的一生......仕途跌宕在仕途上他因阿谀奉承而获罪,同时在他前往被贬的路上,也创作了不少诗来阐述自己的所想并抒发自己的情感,记录他的内心感受。当我们读他那时期的诗时,可深切感受到他涌出心头的悲凉,令人不禁感慨万千。
文章插图
人生路长,他也希望自己能勤奋修德,报答社会。“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的感慨,他也时时刻刻期盼着能有归去的一天,对自己的处境并无怨恨之意。此时的宋之问还是对未来有着憧憬,怀揣希望的。令人悲叹的是他被世人所讥讽唾弃,有一句话不无道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自古以来,文人都不约而同爱好文字,作为诗人的宋之问也同样,有一次他偶然发现外甥的诗很是欣赏,就有了“因诗杀人”。
文章插图
相传,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很受宋之问的喜欢,两人同是爱好文学,又有这份亲戚关系所在,于是宋之问就请求外甥将这首诗让给他,这也是悲剧的导火索。他的外甥刘希夷也是个很有才学的人,但不好官场,想必这也是二人差别所在。能得一首好诗对诗人来讲,当然会视如珍宝,格外珍惜啊。刘希夷起初答应了他,也许是出于作为诗人的本性与节操,没过多久就反悔了。但想让宋之问再收回的话在诗坛的地位和脸面不想而知。在他气急败坏下最后采用了杀人灭口这种极端的方式。但这也只是传说而已.......
- 中国传统文化#五月,一首诗站在窗外
- 诗情画意@黄庭坚的一首诗,将清风和明月融合一起,带来了无限美感
- 扬州$杜牧最经典的一首诗, 也是我读过形容女子最美的一首诗!
- 山水长&北宋诗人王安石彻夜难眠,写下一首忧国忧家的“静夜思”
- 陆游#陆游蕴含哲理的一首诗,第二句成千古名句,道出了命运的奇妙
- 七律!崔颢《黄鹤楼》千人无人敢仿,鲁迅一气之下仿一首,开篇就惊艳
- 春有百花秋有月!宋代高僧一首唯美禅意诗,道出人生快乐本质,心情沮丧时读读它!
- 莫言#刘禹锡参观朋友新住所,写下一首诗,充满趣味而又真诚
- 诗词#7位幸运诗人,只流传下来一首诗词,却成千古名作
- 桃花#元稹很伤感的一首诗,一开篇就与众不同,最后两句更是直击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