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文|文雅又优美的石鼓文无愧于“石刻之祖”的称谓
虽然早知石鼓文是中国的“石刻之祖” , 虽然早知它们就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 虽然早知它们是“书家第一法则” , 虽然早知吴昌硕因习石鼓文而成一代宗师 , 虽然我也去过故宫博物院多次 , 但都没有看到它们的尊容 。
当我今天走进宁寿宫看到它们时 , 难掩心中的激动 。 我盯着每一块石仔细看 , 想参透其中的奥秘 , 尽管有些已斑驳的难以看清一字 。
本文图片
【石鼓文|文雅又优美的石鼓文无愧于“石刻之祖”的称谓】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每块石的后面都有它们的拓片 , 那方正丰厚 , 匀称适中的字形 , 用笔起止 , 促长伸短的笔划 , 宛如优雅的舞者 , 举手投足都那么到位 , 又那么有味道 。 让那着附着对照的楷书显得无比生硬 , 又无比的稚嫩 。
书法史家认为 , 篆书起源于西周末年 , 东周时在秦国一带流行 , 至秦始皇时达到鼎盛 , 并以之统一全国实行“书同文” , 后逐渐向分书过渡 。 而周秦汉的篆书又有不同 , 书法史家将东周时的篆书称为大篆或籀文 , 把秦始皇统一全国的篆书称为小篆 , 而汉代的篆书称为汉篆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石鼓文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 , 在中国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 石鼓文摈弃了金文中某些肥笔带有的“画成其物”的描绘性质 , 强调了运笔的节奏韵律 , 在线条形态的秩序中强化书写性 , 这也是中国书法成为一门独立艺术的重要特征 。
石鼓文的内容是介绍秦国国君游猎的10首四言诗 , 因此又被称为“猎碣” 。 十只石鼓除“乍原”石有残缺外 , 均高二尺、直径一尺多 , 形象鼓而上细下粗顶微圆 , 由十块坚硬的花岗岩凿刻而成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石鼓可以说是李世民的祥瑞之物 。 古代帝王 , 特别是改朝换代的新君 , 都会人为地造出一些祥瑞之物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 公元627年 , 李世民正式登基改年号为“贞观” , 不久 , 在陕西凤翔县就发现了十个鼓形的石头 , 上面刻满了文字 , 这就是“石鼓文” 。 虽说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书法家都对它的书法艺术大加称赞 , 可无奈唐太宗当年只醉心于王羲之的《兰亭序》 , 并没有太关注它 。 它们也只是被迁入了凤翔县的孔庙而已 。
五代战乱 , 石鼓散于民间 , 至宋代几经周折 , 终又收齐 , 放置于凤翔学府 。 宋徽宗素有金石之癖 , 尤其喜欢《石鼓》 , 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 , 将其迁到忭京国学 , 用金符字嵌起来 。 后因宋金战争 , 复迁《石鼓》于临安(今杭州) , 金兵进入汴京后 , 见到石鼓以为是“奇物” , 将其运回燕京(今北京) 。 此后 , 石鼓又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 。 抗日战争爆发 , 为防止国宝被日寇掠走 , 由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主持 , 将石鼓迁到江南 , 抗战胜利后又运回北京 , 1956年在北京故宫展出 。
- 秋风$柳永最文雅的宋词小令,把每一个失意的人生,都写到了诗词中
- 王杨卢骆$杜甫骂人最狠的一首诗,充满了文雅气息,读起来果然与众不同
- 石鼓文#陈祖范丨吴昌硕的篆书
- 穿衣搭配|上班穿搭没灵感?“通勤风”沉稳又优雅,处处体现美丽小心机
- 文征明!他的小楷登峰造极,其行书亦精到,洒脱文雅,网友:虎父无犬子
- 瓷窑$谈谈文雅素洁的宋瓷
- 节妇吟#八句唯美的爱情古诗词,学一句文雅的表白!
- 康熙&雍正皇帝的11幅书法真迹欣赏,畅朗娴熟、文雅遒劲,有帝王气象
- 剑网1|藏蓝色的职业套装知性又优雅,简单大气,整体的搭配非常的有气质
- 梁诗正#他的小楷登峰造极,其行书亦精到,洒脱文雅,网友:虎父无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