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台@从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军港,登州蓬莱水城,看明清海防最大漏洞( 二 )

炮台@从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军港,登州蓬莱水城,看明清海防最大漏洞
文章插图
炮台@从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军港,登州蓬莱水城,看明清海防最大漏洞
文章插图
这些突出的炮台不同于传统的马面瓮城,它们有着明确的交叉火力布局。而且有趣的是,和城墙主体相连的墙面宽大的炮台,颇为神似澳门的葡萄牙人在1637年修建的,带有中国和欧洲防御建筑特色的澳门东望洋要塞。因此笔者怀疑,虽然这些炮台可能也有一些是在万历年间修建的,但是另外一些应该在明末时期,经历了登莱巡抚——也是西法党成员孙元化,和当时明廷招募的葡萄牙教官们一起进行了改造设计。炮台@从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军港,登州蓬莱水城,看明清海防最大漏洞
文章插图
▲海门附近炮台交叉火力设计炮台@从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军港,登州蓬莱水城,看明清海防最大漏洞
文章插图
▲澳门东望洋要塞继续向西,便是著名的丹崖山和蓬莱阁。这一地区的城墙基本都是沿着丹崖山的山脊修建,从而能够正对着俯瞰下方沙滩和大海。虽然受限于角度问题,在城墙上往下观察的确会产生一些视线盲区,从而给一些小股敌人可乘之机。但考虑到从这里可以毫无遮挡的观察海面上的动向,敌人想要从海上进行偷袭,还是非常困难的。炮台@从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军港,登州蓬莱水城,看明清海防最大漏洞
文章插图

▲丹崖山和蓬莱阁继续向西,便是蓬莱水城的最西端,同时也是西端陆墙的西北段。在这段城墙北端,也是一个非常类似东望洋要塞风格的城墙突出结构,而这个突出部南面的城墙,不同于蓬莱阁海墙,沿着山脊而建,而是以一个大直角走向,从丹崖山一直修建到平地。这一段城墙的年代相对难以界定,但比较好推断的是这段城墙之所以修建成这个样子,一方面可能有交叉火力的考虑,但更重要的是像现在的环山公路一样,想运用这种类似“之”字形的走向,降低山地落差给城墙建造带来的难度。炮台@从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军港,登州蓬莱水城,看明清海防最大漏洞
文章插图

▲西北段城墙不过,对比嘉靖到万历时期明朝修建的长城,基本都是非常耿直地沿着山地地势走向笔直的画出一条长线。不排除这段有些取巧的城墙,是在明初时期,技术和人力都相对匮乏的时期修建的。炮台@从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军港,登州蓬莱水城,看明清海防最大漏洞
文章插图

▲嘉靖时期修建的明长城再来就是陆墙部分,陆墙东端曲折的城墙,应该是万历年间修整时新建,而西端和南端振扬门段墙体,走势修建较为笔直工整,是比较典型的明初时期风格。这种风格的城墙虽然看起来较为规整美观,但是这种城墙无法营造交叉火力,加之蓬莱水城这两段城墙也没有建造敌台和马面,让这两段城墙本就简陋的防御更是大打折扣,堪称整个蓬莱水城的“阿喀琉斯之踵”。历史上蓬莱水城遭遇的唯一一次大规模战争——“吴桥兵变”,当时叛军正是通过南端振扬门攻破的水城。炮台@从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军港,登州蓬莱水城,看明清海防最大漏洞
文章插图

▲蓬莱水城陆墙炮台@从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军港,登州蓬莱水城,看明清海防最大漏洞
文章插图

▲同样是明洪武年间修建的烟台奇山守御千户所复原蓬莱水城作为明代军港和沿海防御堡垒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颇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也有着明显的不足。首先就是城墙,无论是上面分析的城墙修筑,还是整个蓬莱水城的火炮布置,都体现了一个问题,就是“重海轻陆”。虽然考虑到蓬莱水城南端陆墙距离登州府城不远,日常情况下,蓬莱水城并没有独自面对陆上攻击的需求,这种略带敷衍的城墙搭配也就无可厚非。然而这种惰性思维,在明清时期的海防敌台与要塞修建却屡见不鲜,到了后来,以至于连洋务运动时修建的许多炮台,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这些海防设施在面对外敌入侵时,遭遇了和蓬莱水城一样,被敌军从陆墙攻破的尴尬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