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艺术融入社区生活:临汾社区“15分钟生活圈”的探索( 二 )


同时 , 让社区居民由“参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 既能品味历史风貌意蕴、现代公共艺术的启示 , 又能感受具有烟火气的日常生活场景 , 享受到一次特别的“沉浸式”艺术体验 。
据策展团队介绍 , 此次展览不单单是把艺术作品“放置”在社区公共空间 , 而是将艺术的种子“种植”在临汾路街道社区空间中 。 强调社区居民“一起参与”的过程 , 让社区居民与艺术家共同去定义作品 。
为此 , 艺术家深入到社区之中 , 开展田野调查 , 收集临汾社区史实与事例 , 掌握社区居民在空间中的活动模式 , 将艺术创作与人、地、物紧密结合 , 最终形成公共艺术的展示 。
本次空间艺术季所注入的公共艺术作品均是在社区更新的空间和服务设施旁 , 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和使用这些场所 , 同时也将公共美育融入日常生活 。
作品《年代置物架》便是在临汾路380弄小区全新加装的电梯间上创作的老物件插画 。 电梯间的结构宛如一个置物架 , 居民提取老物件进行插画设计 , 展现老物件与新生活的交流碰撞 。 老楼里的新生活 , 新生活里的老物件 , 再现社区居民的年代记忆 。
社区|公共艺术融入社区生活:临汾社区“15分钟生活圈”的探索
文章图片

《愿景》采访并收集了临汾路380弄小区居住的12位学龄儿童对于未来的愿景 , 以肖像摄影及2D平面插画两种媒介结合 , 将孩子们的“愿景”可视化 。
社区|公共艺术融入社区生活:临汾社区“15分钟生活圈”的探索
文章图片

作品《年代置物架》
加装电梯的楼组墙面上 , 有一幅大型墙绘作品《美好临汾》 。 一条丝带连接起老人和孩子的两个家庭 , 一座桥梁连接起老人社区工作和老人家庭生活的心灵桥梁 , 作品中展现了临汾社区美好的生活场景 。
社区|公共艺术融入社区生活:临汾社区“15分钟生活圈”的探索
文章图片

作品《美好临汾》
作为临汾社区本次艺术季主要展示的样本小区——临汾路380弄小区 , 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引领下的更新范本 。 通过规划、街道和专业团队与居民共同 , 通过拆除围墙 , 共享公共空间的方式 , 将原本互不相通的两个独立住宅组团形成整体 , 大大增加了空间使用效率 , 提升环境品质 。
原来组团的边缘变成了小区的中心 , 角落变成了花园 , 而位于这个“合二为一”的新小区中心位置的一处建筑也改建成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居委会 。
此外 , 为满足社区老年居民日托和助餐的需要 , 小区内的一处三层小楼被改造成一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 现逐渐发展成为全龄服务中心 , 不仅为老年人服务 , 也为其他年龄段的居民提供相应的社区服务 。
临汾路380弄小区的种种变化 , 也是临汾社区落实“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理念的缩影 。
【社区|公共艺术融入社区生活:临汾社区“15分钟生活圈”的探索】社区作为我国社会最基本的单元 , 是城镇的细胞 , 也是社会公众美育的现实起点 。 作为2021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样本社区之一 , 近年来 , 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理念的指导下 , 临汾社区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更新、街道空间更新、公共服务设施补足与提升等社区治理工作 , 小区面貌与品质、居民文明礼仪、社区治理模式、民生保障水平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 昔日的“老小破旧”逐渐化身为“更整洁、有序、安全、宜居”的品质家园 , 实现了“美好临汾”的逆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