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研讨|《雷雨》《雷雨·后》:戏剧经典如何对话时代( 二 )


评论家胡晓军认为 , 这次连台戏演出的一大意义是:经过长期的主题政治化 , 人物标签化 , 越来越多人试图回归《雷雨》的本来面目 。 气质《雷雨·后》应该也属于参与者 , 通过散文化方式或者诗性方式 , 或者不确定形象思维的方式 , 通过巡回复述原著的方式谈到哲学的方式 , 比如自我救赎等命题 。
观众|研讨|《雷雨》《雷雨·后》:戏剧经典如何对话时代
文章图片

《雷雨》曾经因为几年前北京人艺演出的“笑场”事件引发很多关注 。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俊谈到 , “观众发出笑声 , 不是观众不对 , 还是我们太僵化 。 现在人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 , 很多观众不理解当时周萍和繁漪 。 但通过这个戏 , 更坚定这样的观点 , 我们不应该放弃经典 , 但是我们同样不应该僵化经典的排演 , 更不应该停止对经典的挖掘 , 经典作品过多少年还能够挖出东西 。 第一来自经典本身 , 第二我们这个时代在变化 , 在时代当中还能继续挖出东西 。 ”
【观众|研讨|《雷雨》《雷雨·后》:戏剧经典如何对话时代】在这场研讨会上 , 万方也谈及了自己的创作《雷雨·后》的初衷 。 而作为央华戏剧的创始人和艺术总监 , 也是《雷雨·后》复排导演 , 王可然同样介绍了这次连台戏的策划和创作过程 , 他最后谈到:“我从第一天做戏剧开始 , 我就有一个梦想 , 我的理想就是如何让戏剧在中国的社会环境里能够更大的往外突破 , 更大的往外突破 , 能够更多的人进入戏剧 , 这可能就是我的很多立足点带来的后续的行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