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代!冯仑:读鲁迅,救自己

那个时代!冯仑:读鲁迅,救自己
文章插图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鲁迅形象
冯叔曾经说过,自己是鲁迅的粉丝。在鲁迅(1881 年 9 月 25 日-1936 年 10 月 19 日)逝世 85 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也跟冯叔聊了聊,请冯叔谈一谈自己的心目中的鲁迅。
问:冯叔,我们知道,您一直很喜欢鲁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读鲁迅文章的?
冯叔:我大概是在十五、六岁时,开始知道鲁迅。可以说,从上中学起,到研究生毕业,我一直偏爱鲁迅。
我家里有两本几乎翻烂了的鲁迅的书,书名是《鲁迅全集》第一和第二卷,1973 年的版本。这两本书我反复看过很多遍。第一卷被书皮包着的地方有多处撕裂和破损,书页之间夹着很多纸条,内文中多处留有我的标注和眉批。
【 那个时代!冯仑:读鲁迅,救自己】那个时代!冯仑:读鲁迅,救自己
文章插图

问:您觉得鲁迅对您的影响大吗?
冯叔:有人说,我说话不太正经时,像是受了鲁迅的影响。
鲁迅说,说话要有意思,应该学习「三种语言」,第一种叫作书面语言,这是正经的表达,必须要懂。第二,要懂俚语,就是乡间方言,口语。第三种是外语。在说话的时候,如果掌握外国的词汇,民间的十分接地气的土语、方言,再加上书面语言或文言文,你的文字就会与众不同,更有味道。
上学的时候,其实不光是读鲁迅的书,也读鲁迅翻译的作品。去年疫情期间,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呆在家里,我在那段时间整理书房,翻出来一本当时读过的书,叫《毁灭》。书是 1973 年的版本,作者法捷耶夫,翻译者是鲁迅。
可见那个时候我是鲁迅的死忠粉,逢鲁迅必看,而且逢看必做笔记。
这么多年过去,虽然当时读过的东西,不少后来真的是忘了,忘了那些句子,忘了自己写过的感想,但是它们就像我吃过的饭一样,少部分变成了营养,多数变成排出来的便便。我在读鲁迅的过程中得到了一种滋养。
那个时代!冯仑:读鲁迅,救自己
文章插图

问:可不可以和我们分享一点读鲁迅文章的体会?
冯叔:和同时代的作家相比,鲁迅是比较特别的。
他写的文章里,杂文特别多,被称为「投枪与匕首」。他去世之后,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写着「民族魂」。这是大家公认的一个评价,或者说,这是他在历史中的一个标签和符号。这个标签和符号,一直都没改变过。
于是,往往有这样一个现象:当大家遇到不忿之事的时候,就想起鲁迅,想起他的文章;要是都在所谓的「温柔乡」里快活、缠绵的时候,就忘了他了。
当然,鲁迅的经历与他所处的时代是密切相关的。他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大家族,青年时代去日本学医。
他看问题,往往有三个维度,这是他那个时代的一些文化人所不具备的。
第一,他有国际比较。当时的「西风东渐」,第一站都在日本,所以他在日本学医时,除了日本文化,欧美文化对他也有影响。于是,他在观察传统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封建、半封建的社会时,他对国民性、人性,有深刻的批评和解剖。这在他的文章里有很多呈现,比如《阿 Q 正传》。
第二,他是浙江绍兴人,他的文章里有很多乡土的东西。可以说,他的文章里最温情的那部分其实都是跟乡土有关的。比如《故乡》,对他在故乡的生活有很多回忆。
第三,他又是一个文艺家。他大量创作的年代,是中华民国时期,那时候国家面临内忧外患,战争、社会冲突、矛盾很多,所以有很多事激起他的愤懑,他对当时的现实有很多批评。对现实的批评,加上对国民性的批评,合起来,成为他很多文章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