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年度重.磅力作,突从天降!

将政治动荡与种族冲突置于日常生活的野性与暴力中 , 以夸张、怪诞的形式自我异域化 , 以传达一种没有出口的历史宿命感 。
2000年后涌现的如戈卢博维奇等一批巴尔干半岛上的年轻导演们则致力于进入战后现实 , 并且有意引入好莱坞的类型片模式和戏剧性情节 , 以置疑遗留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 。
父亲|年度重.磅力作,突从天降!
文章图片

《涟漪效应》剧照
例如戈卢博维奇最初的两部长片《绝对一百》(2001)和《完美设陷》(2007)都是讲故事装在了惊悚犯罪片的叙事架构中 。
进入第二个十年 , 戈卢博维奇开始转向 , 不管是三线时空交叉的《涟漪效应》(2014) , 还是第一人称叙事的“零度”故事《漫漫寻子路》 , 创作源起都是发生在塞尔维亚的真实事件 。
特别是《漫漫寻子路》 , 以突出的纪实性与社会性 , 展现了一个塞尔维亚的肯·洛奇式的故事 , 讲述了一位父亲的贫穷和坚持 。
父亲|年度重.磅力作,突从天降!
文章图片

以达内兄弟为代表的社会电影 , 往往提出这样一个叙事核心:如何在社会关系暴力中生存?
为此导演戈卢博维奇约见了乔克西莫维奇 , 并花好几天时间与他在一起 , 对事件和人物加深理解 。 于是 , 继《完美设陷》之后 , 《漫漫寻子路》再次讲述了一个需要帮助的父亲如何付出所能地奋力赎回自己的孩子 。
戈卢博维奇说 , 这部分呈现也是他献给他的父亲普雷德拉格·戈卢博维奇(Predragu Golubovicu)的 。
父亲|年度重.磅力作,突从天降!
文章图片

《完美设陷》剧照
父亲的沉默
个人与体制的关系 , 是世界电影中的一个经典叙事内容 。 影片里可以明显地看到个人与体制在对峙与冲突中呈现的黑色与荒谬 ,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最近十来年的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 。
《漫漫寻子路》的引发事件非常爆裂——影片第一个场景用了3分钟时间逼视着一个濒临崩溃的母亲 , 她的家庭已饥困难继 , 为讨回工厂拖欠两年的薪水和遣散补偿金 , 她携子当众自焚 。
当尼古拉从做临时工的林场奋力跑步赶到事发工厂后 , 却先后迎来了警察、医生与社会福利中心对他进行的卡夫卡式的查问与判定 , 而尼古拉的原罪就是贫穷 。
在这几场室内戏中 , 父亲与他者的关系 , 通过镜头俯仰、门框构图、景别大小以及非传统剪辑 , 清晰地描摹出官僚与腐败下的受害者与这个体制的不平等关系 。
父亲|年度重.磅力作,突从天降!
文章图片

这种逻辑实际上是将贫困的责任全部抛给个人 , 它成为体制进一步剥削弱者的借口 。
应该说 , 贫困是对贫困者暴力的一种形式 。 而父亲的悲剧 , 还不仅仅是贫困本身 , 更在于无法掌握语言来为自己的贫穷辩护 。
父亲|年度重.磅力作,突从天降!
文章图片

大多数情况下 , 尼古拉对别人的问话或者评论 , 都难以做出反应 , 看上去木讷沉默 。 除了来自体制的虚伪冷漠和麻木不仁 , 还包括试图同情他、帮助他的旧同事、乡亲 , 甚至陌生人为他的处境开出的各种处方 。
言语滔滔的人们前前后后出现在尼古拉的旅程里 , 但是他们似乎都置于尼古拉的世界之外 。
饰演尼古拉的戈兰·波格丹(Goran Bogdan)将人物不必要的细微动作降到最低 。 与他人共处的时候 , 尼古拉总是一张绝望、僵硬而又顺从的表情 , 往往在麻木中间或一轮的眼神 , 似乎永远丧失了愤怒的能力 , 罕见的情感闯入 , 也是为了突然死去的流浪狗以及突然被人像对待流浪狗一样施舍食物而哭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