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砚斋@红楼梦传世三百年,是谁误解了林黛玉,脂砚斋罪莫大焉



脂砚斋@红楼梦传世三百年,是谁误解了林黛玉,脂砚斋罪莫大焉
文章插图

从红楼梦问世到现在差不多三百年了,这三百年来,林黛玉承受的骂名,要远远大于薛宝钗。从清朝的评论家到民国大家,以至于建国后的专家学者,对于钗黛二人来说,捧钗贬黛的大有人在,比如胡适、周汝昌、王蒙等等都不喜欢林黛玉,不仅是不喜欢,而且恶语相向,特别是王蒙对黛玉的批评直接上升到了阶级斗争,无非就是黛玉雅虐了一句刘姥姥是“母蝗虫”,还好刘姥姥不是外族人,否则林黛玉都要引起“民族矛盾”了,所以我看这些专家学者对钗黛的评价,一个是捧杀,一个是骂杀。始终不肯放低身段,把她们当作寻常人,当作身边的人去看待。人之初,性本善,怎么会冒出那么多人性中的刻薄和恶毒呢。那么究竟是谁误解了林黛玉,以至于让黛玉遭受到了这么大的委屈,以至于三百年来骂黛玉小性,尖酸刻薄,自我为尊,一代妒女等等不堪入耳之词。当细细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个罪魁祸首就是脂砚斋。首先要说的是脂砚斋和曹雪芹是两个人,作者和批书者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对红楼梦书中人物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可以看的出曹雪芹非常喜欢林黛玉,喜欢晴雯;而恰恰相反,批书人脂砚斋,则一味赞扬薛宝钗,赞扬花袭人。多次在批语中维护宝钗,维护袭人,本身这也无可厚非,可是在维护宝钗袭人之时,必定要贬低讽刺黛玉晴雯,所以说钗黛孰优孰劣的争端,是从脂砚斋开始的。以至于到现在三百年了,钗粉和黛粉一直相爱相杀。

【 脂砚斋@红楼梦传世三百年,是谁误解了林黛玉,脂砚斋罪莫大焉】脂砚斋@红楼梦传世三百年,是谁误解了林黛玉,脂砚斋罪莫大焉
文章插图

脂砚斋是怎么误导读者一心一意的要黑黛呢?从林黛玉刚进入贾府的时候,文本上写“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这一段话后面,甲戌侧批:写黛玉自幼之心机。这看似一句褒扬的话,其实是贬语。因为“心机深”往往跟“阴谋诡计”联系在一起,曹雪芹在黛玉词中说林林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是说林黛玉非常聪明,因为比干“七窍玲珑心”是聪明的意思,而不是有心机,如果比干的心机真的很深,他也不至于被纣王挖心,可见比干是一个心眼很实诚的人。在薛宝钗刚进入贾府的时候,曹雪芹只是作壁上观的记录了钗黛二人的行为,文本上写“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这一段后面,甲戌侧批:此一句是古今才人通病,如人人皆如我黛玉之为人,方许他妒,此为黛玉缺处。脂砚斋这一段话的意思,就是林黛玉看不见别人比她强,这是黛玉的缺点。脂砚斋对红楼梦的点评特别是针对钗黛,总是说薛宝钗的好话,说林黛玉的坏话。如贾宝玉编故事说耗子精时“法术无边,口齿伶俐,机谋深远”这本来是一句表扬的话,到了脂砚斋这里却变成了“三句暗为黛玉作评,讽的妙”,又如谈到戏曲,脂砚斋说“宝钗可谓博学,不似黛玉,只一《牡丹亭》便心身不自主矣,真有学问如此,宝钗是也 ”

脂砚斋@红楼梦传世三百年,是谁误解了林黛玉,脂砚斋罪莫大焉
文章插图

而因为史湘云当众说小戏子像林黛玉,黛玉不高兴了。脂砚斋偏偏认为“史湘云是心直口快之人,无有不可说之事”因为此贾宝玉不开心,发脾气,脂砚斋却说“先及宝钗,后及众人,皆一颦之祸,流毒于众人。”换句话说就是林黛玉被比喻小戏子,还要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否则就是小性,惹出麻烦了,不怨史湘云,要怨林黛玉不够大气。这是什么逻辑,脂砚斋简直太过分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再一一列举了。按理说一个批书人,至少应该端正态度,一碗水端平。然而脂砚斋如此贬低林黛玉意欲何为呢?忽然想到红学泰斗周汝昌认为,史湘云的原型就是脂砚斋,豁然开朗了,因为在小说中史湘云就是一直吹捧薛宝钗,诋毁林黛玉。这么想来,史湘云的原型是脂砚斋,还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