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往大马士革之路”的多重解读与一抹微光( 二 )


导演处理最具个人特色的 , 是全剧末尾的一抹微光与女性形象型塑所寄寓的理想主义色彩 。 全剧末尾 , 历经劫难的男女主人公将重启人生新的行程 。 妇人轻快地步入教堂 , 她要虔诚地为圣·伊丽莎白献上一支蜡烛 , 让圣火长明 , 普照四方 。 陌生男略有收敛却不改旧我 , 他声言可以随妇人步入教堂 , 却不会在里面久留 。 此时在舞台后区 , 疯子、乞丐、医生、母亲、老男人、修道院院长、神父……一众曾在陌生人的生活、想像或梦境中出现过的人物 , 从左到右 , 缓步横贯舞台 。 教堂传来响亮的钟声 , 台左后区孤零零的一扇门突然打开 , 在地上投映出一抹微光 。 这一闪而过的画面 , 可能被一般观众所忽略 , 但这却是导演的点题之笔 , 也是毛俊辉多年来所坚持的演戏、导戏的主旨 。 他在场刊中写道:“在被外在物质世界大力操控的今天 , 演绎一部探讨人内在的自我价值 , 祈愿寻找一个更美好世界的现代经典 , 作为本人回馈社会的感恩之作 , 在我演绎下的这个《往大马士革之路》应该少一份哀伤 , 多一份盼望 。 ”(见《改编及导演之话》)
女性角色更是毛俊辉版《往大马士革之路》的高光点 。 他对苏玉华说 , 剧中妇人之于陌生男 , “有若天使” 。 实际呈现在舞台上的“妇人”形象 , 要比“天使”复杂得多 。 可以说 , 苏玉华的理解更接近原著精神 , 但毛俊辉的解释自有他的用心 , 其中有着他一以贯之的思维逻辑与审美情趣 。 另一个重要的女性角色——由胡美仪饰演的“母亲” , 雍容温厚 , 慈爱有加 。 导演去其顽狭短局 , 存其蕙质兰心 , 被型塑成几近离尘弃俗的圣母 。 异于斯特林堡、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类作家 , 志在触摸人性暗黑的根柢 , 探测存在幽眇的深蕴 。 毛俊辉一直保留着理想主义启蒙的价值观 。 他祈愿并相信 , 人类的前世今生 , 无论经历怎样的劫难、创伤、乖谬、窘迫 , 一种更健全的人性和一个更美好的社会是存在的 。 我愿意相信他的真诚 。
图片来源/香港话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