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室|温度·菜场里的“画家”

江苏扬州的石塔菜场 , 每天人流如织 。 在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 , 56岁的卖菜大姐赵卫红悠闲地拿起了她的画笔 。 闲暇之余 , 在画板上涂鸦几笔 , 成了她每天最幸福的时光 。 如今 , 绘画成为了她生活挫折后的精神寄托 , 一幅幅作品绘制了她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
画室|温度·菜场里的“画家”
文章图片

在(扬州)石塔菜场一方小小的净菜摊前 , 赵卫红大姐正用一口地道的扬州话迎来送往 。 而在她的身后 , 一幅尚未完成的扬·凡·海瑟姆的油画临摹作品格外亮眼 。 几管颜料散放在货架上 , 凳子一支就成了简易的画架 。 听到有客人招呼 , 她迅速放下画笔 , 抓菜、包装、称菜 , 一切显得格外娴熟 。
画室|温度·菜场里的“画家”
文章图片

这是赵卫红在这个净菜摊打工的第8个年头 。 实际上 , 直到37岁那年 , 赵卫红才第一次正式和绘画结缘 。 那年 , 大姐第一次送儿子走进了画室 , 接触到新大陆的她 , 被画室里氛围一下子吸引了 , 瞬间就萌生了要学习绘画的想法 。
年幼的儿子很快对枯燥的素描学习没了兴趣 , 赵卫红就这样“顶替”了儿子 , 成了班里最大的学生 。 每天送完儿子上学之后 , 赵卫红就跑到画室学画画 。 虽然年龄偏大 , 但是她凭借勤奋逐渐找到了绘画的感觉 。
画室|温度·菜场里的“画家”
文章图片

2014年 , 赵卫红的家庭突遭变故 , 经济条件一落千丈 。 为了生活 , 她来到石塔菜场的这个净菜摊前开始打工 。 每天四点半 , 赵卫红就要起床洗漱 , 吃过早饭后五点半前赶到菜场收拾 。 由于太忙 , 赵卫红便放下了画笔 。 直到疫情袭来 , 有了空余时间的赵卫红才决定重新拿起画笔。
如今绘画成为了她的一份精神寄托 。 只要拿起画笔 , 赵卫红就成了石塔菜场里的“梵高” 。 由于每天绘画的时间有限 , 现在一幅油画作品 , 赵卫红通常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 但她并不着急 , 在笔触之间 , 赵卫红一点点绘就着自己崭新的生活 。
在未来 , 她还想办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画展 , 让更多人看到她这个“菜场画家”的作品 。
画室|温度·菜场里的“画家”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李雨泽 毛俊 赵元辰(实习)
编辑:王洪流
【画室|温度·菜场里的“画家”】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