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百年考古记|15年青灯黄卷,揭开西戎族群的神秘( 四 )


扩方揭顶过程中,在离竖穴底面约4米的位置,出现了一条南北向的深褐色墓葬填土带,我知道洞室的顶部要出来了!在随后的发掘中,我们根据揭露的洞室方向和范围及时缩小了扩方面积,大大降低了出土量和用工量 。1个多月后,一种从未见过的、新型的墓葬形制在我们的手铲下逐渐清晰起来:墓葬竖穴开口平面近梯形,西端为高低、宽窄不等的9级阶梯,竖穴东端方坑的底面上随葬4辆马车 。墓室位于竖穴北壁下东端,垂直于竖穴北壁向北掏挖形成洞室,洞室分前后双室,前室呈长方形,东西两侧壁下各有9个柱洞,柱洞内立木柱用以支撑墓室顶部类似梁架性质的棚木 。让人惊叹的是,前室内还随葬1辆车,装饰豪华程度令人咂舌,车体表面用金、银、贴金银铁、玛瑙等珍贵材质进行装饰,装饰覆盖程度接近100%,使整个车体几乎看不到一处木质部分 。但这辆车因为洞室顶部坍塌,加上盗墓分子的肆意破坏而损毁严重 。后室呈长方形,墓主应葬于其内,估计是因为墓主盛装入殓,陪葬品珍贵且丰富,故而被盗墓分子洗劫一空 。
西戎|百年考古记|15年青灯黄卷,揭开西戎族群的神秘
文章图片
墓葬M16全景 。该墓未被盗掘,结构和M1相仿,车辆放置位置和等级次序与M1基本一致,可做参考 。我们将这种形制的墓葬命名为“阶梯墓道竖穴土坑偏洞室墓” 。
文化属性
张家川县深居我国内陆腹地,受东南和西南季风交互影响,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短冬长,降水量充沛 。11月初的马家塬早已银装素裹,墓葬内好似冰窟,从家中带来衣物的御寒指数急剧下降,催促家人尽快让同事捎来更厚的棉衣的同时,我把带来的衣服全都套在了身上,怀里抱着一个盛了热水的医用盐水瓶就下墓了,但这个自制的保暖器材实在是效果不佳,不到半小时就冰冰凉了 。
西戎|百年考古记|15年青灯黄卷,揭开西戎族群的神秘
文章图片
M3出土的秦文化因素铜茧形壶
天气是寒冷的,但工作的情绪却是火热的,考古的疑问也一个接着一个:这么特殊的墓葬形制、如此装饰豪华的陪葬车辆、精美多样的随葬器物,它们的拥有者到底是谁呢?这些人是怎样的一个族群、其文化面貌又如何呢?
西戎|百年考古记|15年青灯黄卷,揭开西戎族群的神秘
文章图片
出土的贴金银铁矛
西戎|百年考古记|15年青灯黄卷,揭开西戎族群的神秘
文章图片
出土的蓝釉陶杯
判定一个遗址的考古学文化属性,需要结合多项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对出土遗物的辨识是条件之一 。
20世纪30年代苏秉琦先生在宝鸡斗鸡台遗址发掘到“铲脚鬲”,开秦戎文化研究之先河 。80年代北京大学考古系赵化成先生首次将他主持发掘的毛家坪遗址出土的两类文化遗存区分为“西周时期秦文化遗存(A组遗存)”和“以夹砂红褐陶为特征的B组遗存(西戎文化遗存)” 。
西戎|百年考古记|15年青灯黄卷,揭开西戎族群的神秘
文章图片
西戎文化特有的夹砂褐陶铲脚鬲
2006年下半年在北京大学任教的他和韦正老师又带着北大考古专业的学生在礼县大堡子山遗址进行田野发掘实习 。礼县距张家川有近5小时车程,有一天趁着下雨停工的间歇,他不辞辛苦地带着学生,租车来到马家塬参观 。其中一位来自日本的留学生看到如此奢华的墓葬,激动不已,竟然直挺挺地躺在了我们清理过的被盗墓主所在的洞室地面上,引来众人一阵嬉笑 。在这次考察中,赵化成先生、王辉所长、韦正老师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根据马家塬墓葬出土的夹砂褐陶铲足鬲、夹砂红褐陶单耳罐、大角羊形铜车舆饰、铜鼎、铜茧形壶、马车等遗物结合墓葬形制推断,将这批遗存定性为秦人羁縻之下的“西戎文化遗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