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西瓜糖做的梦境( 二 )


不止是在内文中 , 如此任性的重复使用词语 , 来增加表述的程度 。 布劳提根在小说的标题制作上也有这样的抒情方式 , 比如第二部《阴死鬼》中有一个小章节的标题竟然是《又是又是又是又是玛格丽特》 , 是的 , 四个又是 。 读的时候 , 第一反应 , 我要疯掉了 。
似乎 , 表面上 , 《在西瓜糖里》是一部爱情小说 , 我抛弃了玛格丽特 , 喜欢上了一个叫保琳的姑娘 。 然后 , 玛格丽特心碎 , 痛苦 , 失落 , 妒嫉 , 难过 , 最后上吊自杀了 。 这是这部作品的一个表面的叙述结构 。 而在这表面的故事背后 , 又藏着一个开放式的想象力博物馆 , “我的死”这个地名 , 究竟与一九六十年代的美国有什么互文的关系 , 而遗忘工厂 , 究竟是想要暗喻哪一种文化结构的国家 。
老虎呢 , 那两只吃掉了“我”的父母亲的老虎 , 最后被人类给杀掉了 。 老虎代表着什么文化 , 是土著居民吗?
这部《在西瓜糖里》与其说是一部梦境式的小说 , 不如说它更像是一部摄影作品集的解说词 , 全篇小说充满了空白感 , 多义 , 指向不明 , 以及色彩斑斓的想象力 。
我特别想摘录一段关于想象力的描述 , 是小说中的棚屋 , 布劳提根这样写道:“保琳的棚屋全部是用西瓜糖做的 , 除了门是一棵美丽的、带灰色小点的松树 , 上面有一个石头把手 。 就连窗户也是用西瓜糖做的 。 这儿的许多窗户都是用西瓜糖做的 。 经过做窗户的卡尔一加工 , 糖和玻璃就很难分辨了 。 这种东西完全取决于谁来做 。 这是一门复杂的手艺 , 卡尔会这门手艺 。 ”
读这样的文字的时候 , 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 , 总觉得他的描述中布满了陷阱 , 可能表面上他说的是门 , 是窗 , 而在本质上 , 他是不是在说人的眼睛 , 所能看到的世界呢?
布劳提根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 , 29岁 , 正是一生中精力最为旺盛的时间 。 然而二十年后 , 刚满五十岁的布劳提根自杀身亡 。 对比这部小说中 , “我”在一面镜子中看到了玛格丽特的自杀过程 。 他仿佛给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预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