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人物|刘震云:文学的底色是哲学( 三 )


刘震云讲话、写小说都很绕 。 他简洁诙谐的叙述中 , 简单的故事变得没完没了 , 让人欲罢不能 。 他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 , 归结为是有深入持久思考的能力 , 直接的影响是外祖母 。 《一日三秋》里明亮的奶奶 , 或许就寄托了作家的思念 , 而先前的《故乡天下黄花》索性直书“献给我的外祖母” 。
刘震云|人物|刘震云:文学的底色是哲学
本文图片

外祖母身高只有一米五五 , 年轻的时候在当地是特别大牌的“明星” 。 在刘震云的眼里 , 外祖母的名气相当于朱丽娅·罗伯茨 , 朱丽娅成为明星不奇怪 , 因为她是演员 。 外祖母成为明星不容易 , 她是长工 。 那时她在地里割麦子 , 三里路长的麦子割到头不直腰 。 她的“转会费”非常高 , 像罗纳尔多 。 外祖母说:“我为什么比别人割得快?我知道不直腰 。 直第一次 , 就想直第二次 , 直第二次就有第二十次 。 我知道干什么事都得伏下身子不直腰 , 所以我‘割得比别人快’ 。 ”刘震云说 , 他的写作从外祖母的哲学中领悟了很多 。
【刘震云|人物|刘震云:文学的底色是哲学】“我的写作刚刚开始 。 这话不是虚伪 , 仅仅是对于写作 , 我刚刚咂摸出一些新的滋味 。 ”刘震云说 , 见识是考验作者最根本的标尺 。 “作者的写作手段都是差不多的 , 真正的考验不在写作中 , 而是在写作前 , 在于你能不能从相同的生活中有不同的发现 。 就是作者的见识是否独特 , 凡是好作者 , 见识与其他人必然不同 。 ”在写作前和写作时深入思考 , 写作后迅速遗忘也特别重要 。 就像重新登上另一个山头 , 从零开始 。 不断把自己归零 , 是刘震云的习惯 。 (舒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