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书 评 选 摘

《桂花王》
□ 沈俊峰/安徽文艺出版社
【大别山|书 评 选 摘】《桂花王》很多方面敢于突破 。 最突出的贡献 , 在于成功塑造了桂小香这个面目全新、光彩夺目的平民英雄典型 。 作者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 聚焦生活 , 匠心独运 , 将凡人的身份定格与英雄的行为特征集中到同一个民间女性身上 , 有效构建了一种内在的矛盾冲突 。
作品从兵荒马乱的1929年 , 写到幸福美好的新时代 , 将百年历史进程娓娓道来 。 空间覆盖上 , 作品以大别山区的麻流镇为主要舞台 ,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 , 镜头推移到同在大别山区的六万寨、霍安县城、鲜花岭、湖北小山岗 , 转换到大别山之外的平原地区S县 , 有时还扫描到遥远的京城 。 《桂花王》人物形象众多 , 有名有姓的就有几十个 , 既有平民百姓 , 也有土匪恶霸 , 既有革命烈士 , 也有党员领导干部乃至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 。 涉及的事件更是复杂多样 ,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改运动、治理淮河、农村改革、脱贫攻坚等近百年来中国历史上的诸多重大事件 , 在小说中都有艺术的展示 , 让人读后 , 内心深处受到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
(摘自中国青年报)
《建筑中国》
□ 王振复/中华书局
话语的“张力” , 是王振复之文化普及的独特风格 。 建筑美学的研究 , 从表面上看 , 难在材料 。 文献多集中为“匠”人计量之概述 , 偶见于方志、类书 , 建筑物本身没有严格记载 , 尺寸、形制不明确 , 考古发掘所出土的建筑文物多为地下建筑 , 地上建筑经历了一次次拆建 , 原貌尽失 。 但就建筑美学研究的实际内容而言 , 难在理解 。
建筑是“杂芜”的 , 最不“纯粹”的艺术——它被“糅合”在生活中的各种实用目的里 , 掺杂着权力、阶级、性别、地域、时代、风俗等重重影响 。 如何使针对建筑美学的抽绎 , 既不脱离现世 , 又能深入其内蕴的精神“尺度” , 是建筑美学学者自觉和成就其“使命”的“地平线” 。 所谓话语的“张力” , 不是由堆砌隐秘晦涩冗长的理论术语来完成的 , 事实上 , 《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更像是一部建筑美学的心灵随笔——其适应性广泛 , 语言节奏简练紧凑的同时 , 汪洋而不肆意 , 浩瀚而不枝蔓 , 平实而不媚俗 , 深邃而不玄虚 。
(摘自光明日报)
《西行悟道》
□ 徐兆寿/作家出版社
我们可以看到 , 一路西行的“孤心者”携带着他“地理的乡愁”、“历史的乡愁”与“文化的乡愁” , 以传统文化作为疗救良方 , 并试图将中华文明参与创造世界文明的史实揭示出来 , 从而让中华文化光辉耀眼地屹立于世界 。
把徐兆寿称为西行路上的“孤心者” , 一来是因为在他的文字中包裹着一种为中国传统文化而决绝前行的苦心孤诣;二来也是由于他所提供的传统路径在现代文化脉络中所显示出的式微与悲悼之态 。 孤心者 , 也许并不在他本人的意料之中 , 但作为对其人其文的理解之同情和同情之理解 , 这一称呼应是其创作的题中之义 , 也是他给阅读者留下的丰碑般形象 。 与此同时 , 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又相互印证:正因其念兹在兹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表现出的式微与悲悼之态 , 孤心者的形象也就愈发明显;而孤心者的形象反过来 , 又提供了抛洒热泪的感动与挚爱 , 衬托了未完成转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尴尬处境 。 与其说徐兆寿是为传统文化招魂 , 不如说他在寄寓一己的“历史的乡愁” 。 (摘自文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