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南越王墓曾出土4000多粒墨丸( 二 )


安徽是宣纸、徽墨、宣笔、歙砚的故乡 , “四宝” 俱全 , 是中国古代文房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 展览展出了安徽博物院、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众多珍贵藏品 , 包括:“棉花图墨模—‘两淮贡墨’款耘畦图墨模(清)”、“沈荃《行书临兰亭序》手卷(清)”、“黄山集锦墨(清)”等 。
本次展览展出的岭南文房珍品特别值得一看 。 广州地区考古出土有多个历史时期的文房珍品 , 其中就有南越文王墓出土的墨丸、石砚 ,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西汉南越国时期的木简和研石及研板、东晋青瓷砚、唐代端砚和宋代“端砚”铭款端砚等 。 其中 , 宋代“端砚”铭款端砚为首次与观众见面 。
【重点文物】
石砚与墨丸(南越国 南越王博物院藏)
南越文王墓出土了3块石砚、4块研石以及4000多粒墨丸 。 墨丸出土时成堆散落在地面 , 有的墨丸上粘附木胎残片及少许漆皮 , 可知原盛于一个木胎漆盒内 。 墨丸色泽黑中微泛红 , 质地细腻 , 呈小圆饼形 。 从外形观察 , 其制作应该是将糊状原料随意滴聚成型 , 故大小不一 。
其中一套石砚置于前室顶门器上 , 其上粘有墨迹 , 墨色黑中泛红 , 与前室墙壁上朱墨卷云纹和西耳室出土墨丸的墨色一致 , 应是工匠彩绘完前室后留下的实用器 。 这对中国早期文房四宝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端砚”铭款端砚(宋 南越王博物院藏)
该砚于2004年12月在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原儿童公园)出土 。 砚台为通体青灰岩石一次雕刻而成 , 石质细腻 , 仅存砚额和少部分砚池 。 砚额为圆弧形 , 正面刻祥云如意纹 , 纹饰内自右向左刻写“端砚”二字 。 砚身正面凿两个砚池 , 可惜残缺严重 。 这种双池砚又名“双履砚” , 自宋代开始出现使用 。 双履砚可谓“官家用砚” , 在元代、明代的木刻版画上 , 公堂场景的画面中常常会出现双履砚的身影 , 因砚池可一边贮朱 , 一边载墨 , 常用作古代公堂用砚 。 南越国宫署遗址所在区域属于宋代子城的官署区 , 是经略安抚使司署等所在地 , 因此发现这件端砚残片也就不足为奇 。
据文献资料记载 , 端砚在唐代已广泛使用 , 但多以“端州石砚”、“端溪紫石砚”等指代 , 直到宋代才名“端砚” 。 这件石砚是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且明确刻写有“端砚”二字的端砚实物 , 意义非凡 。
茧纸:沈荃《行书临兰亭序》手卷(清 安徽博物院藏)
茧纸 , 古代书画用纸之一 。 起源于魏晋年间 , 是继承和发展了东汉蔡伦所用的“树肤”造纸法制成 。 纸质白细且有光泽 , 其上纤维交织如蚕茧丝 , 故美其名曰茧纸 。 此手卷是用整幅白薄茧纸书就 , 属于最上乘的一种御贡茧纸标本 。
沈荃 , 出身诗书名门 , 为松江府沈氏家族后人 , 其十世祖为明代书法家沈粲 。 沈荃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中进士第三名 , 授翰林院编修 。 后被康熙赏识及重用 , 成为“书法帝师” 。 沈荃去世后 , 康熙特旨给沈荃加谥号“文恪” , 开清代词臣以三品赐谥的先例 。
棉花图墨模—“两淮贡墨”款耘畦图墨模(清 安徽博物院藏)
此墨模为一级文物 。 墨模由长方形外框和形制各异的上、下内印模组成 。 上印模阳刻诗文描述 , 下印模所刻棉花图中从播种到织布的各种劳动场景 。 此套墨模是光绪年间胡开文仿乾隆三十年《御题棉花图》翻刻 。 顶部刻“两淮贡墨”款 。
《御题棉花图》拓本有图十六幅 , 计有布种、灌溉、耕畦、摘尖、采棉、炼晒、收贩、轧核、弹花、拘节、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练染 , 每图都配有文字说明和七言诗一首 , 似连环画 , 是我国古代仅有的棉花图谱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