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林!品读|张万林:日月不废春秋辞——读李烨长篇小说《春秋辞》
文章插图
文/张万林
作为四川省文学扶贫“万千百十”创作重点作品,李烨的《春秋辞》结集出版了。以近50万字之巨的大部头摆上我的案头,让我有一种重压的感觉。在现在而今眼目下,让我们花费很大精力去读完一部新鲜出笼的大部头,是要一些话说的。带着对李烨小说创作的认可和期待,我坚持断续读完了这部小说。
读李烨的《春秋辞》,让我想起柳青的《创业史》,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这两部小说之名正好可以为李烨的小说做说明。有了日月山的再度创业,才有了它的山乡巨变。中国农村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历史时刻,从解放初期农民得到土地那一刻起,围绕着土地制度的变迁所进行的社会变革,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总会有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来反映、记录这个时代。柳青、周立波、周克芹、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高晓声、贺享雍等写农村题材的小说家们应当被人们记住,他们为一个时代的农村面貌立照,为农业、农村、农民留下了一系列真实的面影。
如今,改革开放40多年后,农村又发生了深刻变化,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成为一个阶段性的历史使命。如何反映记录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当下的作家们责无旁贷。今天,为脱贫攻坚立此存照的作品已陆续出笼,一大批作家站到了时代前沿,李烨是他们中的一个代表。这一次聚焦农村的小说与以往有很大不同,那就是作家们不再仅仅把镜头对准农民,而是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和县乡(镇)村三级干部。角度变了,焦点也不再同,所面对的问题和矛盾也就变了。农村、农业、农民站在这些帮扶干部的对面,如何走过去,如何融进去,如何得到他们的认可,如何带领他们跟着自己紧跑,这都是这些没有一点农村经验的城里人所要面对的,也是这些不熟悉农村生活的作家们所要面对的。
柳青、周立波之所以能写出那些名篇巨著,是与他们熟悉农村、农业、农民所分不开的。他们为了写作,不惜迁居于农村,与农民打成一道,同吃、同住、同劳动,以体验式生活来感知农村生活,从而写下了不朽巨著。李烨是县城的中学教师,按说是不熟悉农村生活的,让她来写扶贫小说是万难的,但是,她参与了扶贫工作,跟农村、农业、农民近距离达三年之久,亲历亲闻亲见了农村生活,因而为她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如果我们把李烨这部小说,仅仅就当作交差的文学扶贫项目来看,就有点浅薄了。从这部小说的命名来看,作者是有着写作的野心的,她是要让自己的作品可以立于中国小说的长廊中,而不是仅仅一时光鲜。李烨是语文老师,有良好的语言文字基础,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加持,对小说写作有着天生的敏感和细致,这让她在小说文本上有了与人不同的优越性。她的语言温婉细腻、优美自然,叙述舒缓得当、从容不迫,文字干净典雅、分寸在握,透着大气之笔的气象和灵性。所以,要谈这部作品,就要撇开扶贫小说这样简单的定义来谈。
日月山是作者精心命名的一个地方,与书名《春秋辞》做了对应。日月轮转,春秋交替,岁月不羁,有的是说辞。这个看似边远闭塞的山村,是作者的世外桃源,不受尘世之染,不为市声所扰,环境优美,风景秀丽,鸡犬相闻,民风淳朴,容不得文字和语言的污秽。你在这里读不到让你厌恶的物事和人来,哪怕那些告状的人,背后阴人的人,都有着一份可爱,你根本就恨之不起来。哪怕电不通、路不通、网络不通,人命关天了,也只能靠天得命,这里的人还是那么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不怨天尤人。他们有着一份安闲得命的处事态度,让你在这些舒缓的叙述中平静地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和日常。
- 迎新春@大足区人民医院:张灯结彩迎新春
- 水墨丹青栏目组!书画名家张明智:「文化强国推广计划」年度风采展
- 第十六回#祸出口出!贾元春省亲回去后为何失宠,根本原因坏在她的一张嘴上!
- 中国艺术$艺术鉴赏网:张筱玲谈“八大山人”画中的“拙对变”「专栏」
- 鸡毛信!他在《鸡毛信》中演张连长,《家》中饰高大老爷,老演员百年诞辰
- 张旭玮#00后大学生8年徽瓷技艺之路
- 出版!南开画院画家作品集《张柏林集》出版
- 笔墨&丹青凝素志 丘壑述沧桑——张柏林画集序
- 张无忌@金庸取了3个好名字,连自己也无法超越,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 天哲$曾翔等人“丑书”系照妖镜,照完中书协原主席张海新作,便知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