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爆料|《毛雪汪》:真朋友的“有效社交”才有真正治愈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刘雨涵
眼下的生活类综艺 , 要么展示一个人的孤独 , 要么上演一群人的尬聊 , 而最新综艺《毛雪汪》提供了第三种路径:展现三两好友之间的真实相处 。 《毛雪汪》提出一个新概念 , 做了一档以“原生朋友”关系为切入点的真人秀 。 这个词初听起来有点怪 , 以前只听过“原生家庭” , 没听过“原生朋友” 。 可是一想也对 , 因为在综艺节目里一般都是“生造朋友” , 按照咖位和人设请来一堆明星攒出一档节目来 , 而以“原生”真朋友为原点组织起来的节目 , 却几乎未曾得见 。
八卦爆料|《毛雪汪》:真朋友的“有效社交”才有真正治愈感
文章图片

《毛雪汪》这个名字是由“北大才女”李雪琴使用最没有技术含量的“谐音梗”起的 , 即这是一档由毛不易、李雪琴和狗狗元宝为主人公的真人秀节目 。 节目创意的起点 , 就是因为毛不易和李雪琴是一对真正的好朋友 。 同样是东北人 , 同样具有才华和幽默感 , 又同样有着与实际年龄不符的通透 , 这两个在演艺圈打拼的年轻人很快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 两人经常电话一打就是一两个小时 , 李雪琴说自己有过不去的坎的时候就会去毛不易家 , 而毛不易也会在自己家里备下李雪琴爱吃的零食 。 毛不易问 , “你说大家为什么要来看我们俩的节目?”李雪琴觉得 , 是因为“陪伴感” 。
节目没有布置任何特别任务 , 就是展现两人一狗的宅家日常 , 家里脏了乱了靠“忍” , 肚子饿了就点外卖 。 节目每期邀请来一位朋友 , 迎客、聊天、吃饭、送客 。 有人觉得这样的简单设置过于寡淡 , “这不就是以前我们说的‘串门’?”而有人却喜欢这种简单调调 , “中国版的《老友记》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 。 ”
【八卦爆料|《毛雪汪》:真朋友的“有效社交”才有真正治愈感】《毛雪汪》的第一期做客嘉宾是廖俊涛 , 他和毛不易同为《明日之子》的参赛选手 , 两人还曾经是室友 。 几个好友聚在一起 , 无须有人cue流程 , 各种话题便自动滚落 。 从“介意好朋友和自己讨厌的人玩吗”聊起 , 谈到英文名的称呼 , 再到“绝绝子”等用词对语言的简化 , 一路讨论到北漂生活 。 第二期的到访嘉宾是杨迪 , 他一来更是关不上话匣子 , 传授点外卖的独门秘籍 , 吐槽自己老妈的抠门 , 再聊聊卖二手货的经验 , 让人感觉好似是老友版的《圆桌派》 。 而且观众发现 , 在其他节目中 , 毛不易所表现的往往是矜持慢热、被迫营业、生无可恋 , 容易被贴上“社恐”标签 。 而在《毛雪汪》里 , 毛不易则变成了话痨 , 经常是满脸红光地进行输出 , 说到嗨点还会兴奋激动到拍大腿 。 所以说在真正的朋友面前 , 相处无需“社恐”和“社牛”的标签 , 交谈也无需方向和结果 , 一切都是最自然的呈现 。
八卦爆料|《毛雪汪》:真朋友的“有效社交”才有真正治愈感
文章图片

这几年生活类节目是一大热门综艺类型 , 一开始《向往的生活》是王牌节目 , 但是几季节目做下来也逐渐走样 。 远方的田园生活变成了吃苦耐劳大赛 , 没有困难也硬要制造困难 。 后来又有《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闺女》等独居观察综艺 , 引来一大批同质化节目上档 。 看多了一个人的孤独 , 又出现一群人的狂欢 。 最近有《五十公里桃花坞》开启了社交实验 , 请来15位明星嘉宾开启21天的群居生活实验 , 力图构建一个理想社区 。 节目原意是想要破除原子化社会的生活形态 , 但却变成了充满尬聊和“社死”的修罗场 , 让共同生活的畅想变成了服从集体的规训 。 李雪琴也参加了这档节目 , 她说 , “被迫参与一些看上去不孤独的集体活动 , 但是并没有缓解内心的孤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