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媒体人与读者共聚上海书城,回忆“那些年,我们看过的书”
距离12月12日上海书城福州路店闭店大修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与上海书城”系列活动也来到了第三期。继作家、出版人之后,昨天下午,《解放日报》采访人员沈轶伦、《文汇报》采访人员许旸以及读者代表杨琳、何振华也齐聚一堂,分享各自的阅读故事,纪念陪伴大家23年的书城。“对我们这代人来说,上海书城是与我们,还有这座城市一同成长的存在。”沈轶伦表示。
文章插图
图说:活动现场 官方图(下同)
作为采访人员,许旸见证了上海书城的成长。“我在采访新华书店时,就发现拥有新华基因的老书店,已经慢慢变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卖场,而是演化出更多文化面貌,比如安藤忠雄设计的‘光的空间’,楼上就是明珠美术馆,可以读书也可以看展。今年新开的‘1925书局’,根植于虹口的红色文化,我还在那里和朋友玩了一局红色剧本杀。我跟着单位的文化之旅去松江的泗泾镇时,一抬头又看见了文旅结合的‘南村映雪’。这23年,上海书城,是在不断进化的。”
上海书城开业的时候,沈轶伦还是十五六岁的少年。“我们家当时住在徐汇的西南角,来一次市中心很不方便,后来有了地铁一号线让我们觉得空间上的距离大大的缩短了,到了书城,那么多的中外书籍摆在面前,就觉得我跟整个世界的精神距离也都缩短了。”沈轶伦接着讲述了自己眼中整条福州路的变化,“到了我读大学的时候,福州路上涌现出大大小小的书店。上海书城在这里是作为一个中心,有着吸纳、集聚的作用,把上海印刷出版还有一些文化演出的单位慢慢都聚到了这一块来。许多爱书人,甚至从外地来,带着一个拉杆箱,一路把他心爱的书买好。”上海书城的成长,是与读者个人成长,以及整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同步的。
文章插图
图说:杨琳与读者交流
杨琳分享了在上海书城的美妙邂逅。“现在网上购物、购书下单都是很快捷的事情,连很多超市都都自助结账了,但我很喜欢慢节奏的传统的东西。我还是大学生的时候,见网友这种事情都不大有。有一次,我在书城排队结账,紧邻着我的一个男生突然说可以借给我优惠卡,我很感谢就要了他的联系方式,他是在同济,我在华政,后来我还去过他学校玩,虽然再后来就没有联系了,但让我觉得书城是一个很浪漫的,可以认识朋友的地方,而且友都是有共同的志趣,可以彼此长久地进行深度灵魂对话的那种,很可能会成为一生的朋友。”书城,有无限的可能,有读不完的书、看不完的世界、碰不完的缘分,认识到这点,杨琳觉得也是自己的一次成长。
【 图说$媒体人与读者共聚上海书城,回忆“那些年,我们看过的书”】何振华说自己来书城买书,“目的性很强”,总是确定要买哪本,直接去柜台查询,直奔目标。但即便线上书店、网络资料库越来越发达,他还是习惯到书城来再纸质书籍里翻找、查实。甚至至今,他还记得清清楚楚自己在书城买的第一本书,是傅湘源的《青帮大亨》。似乎随着自己的成长,何振华也渐渐开始放慢脚步,为这抹书香停留。“听说书城要闭店了,我很是不舍,感觉忽然之间自己的某一种习惯被打乱了,内心有点茫然。就像平时在生活当中每天跟自己相处的一样东西,你并不感觉是特别需要的一个东西,但是哪一天它忽然不在,那种失落感是无以填补的。”好在,这次告别,也只是暂别,不久的将来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也会华丽转身,与读者再度相见。何振华说:“我相信书城会以更好的姿态与我们再见,我会一直期待下一次的相见。”(本报采访人员 吴旭颖)
- 人与人|逐渐老去的70后,正面临这5种“中年内耗”,熬过了才能苦去福来
- 新媒体|“走进”新闻现场,孩子们感受媒体人的担当
- 梁山@梁山八骠骑的最终结局:四人战死,三人被擒,一人与对手同归于尽
- 沦落人$诗词丨人与人之间的最好的关系,就12个字
- 自媒体|各家自媒体平台,是否也会陷入35-40岁的职业怪圈现象
- 日程&图说 | 政协会议日程早知道(1月16日)
- 叶茂中|前媒体人追忆叶茂中:尊重他人,凡事“遵命”
- 艺术教育#文艺评论 | 从舞台到屏幕 流媒体会让喜剧变成快消品吗?
- 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将在冬奥村和冬奥会主媒体中心进行非遗展示
- 人与画$画家王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