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太行风|抟泥寄情
本文图片
谢四光和他的泥塑作品们 。谢雅茹摄
深夜 , 一方斗室 , 灯光如昼 。
斗室内 , 一面工作台 , 台上一柄形如大勺子似的铁丝骨架 , 骨架旁一块赭红的胶泥 。
台旁 , 一个孤独的身影 。 他十指灵巧 , 似在胶泥上舞蹈 。 看吧 , 一条条 , 一块块 , 一团团的胶泥 , 被这双手捏、压、搓、揉、按、贴、雕、刻、挤、抹……泥土在他手中发生了质变 , 变成了肌肉 , 变成了筋骨 , 变成了被注入了灵魂的生命体 。
他热爱泥塑 , 泥塑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 也是他朴实而高贵的梦 。
他用一个平凡人所有的热情和激情 , 创作了他眼里的“雪如意” 。
是的 , 它就是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之一——中国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
本文图片
谢四光和他的泥塑作品们 。谢雅茹摄
一
他叫谢四光 , 1968年生 , 土生土长的张家口崇礼人 。 老谢平头、国字脸 , 你说别的话他不接腔 , 一说泥塑他就滔滔不绝 。
崇礼地下多胶泥 , 小时候他就喜欢玩胶泥 , 和一块胶泥在墙上或地上摔 , 摔到那胶泥有了韧性 , 便可以搓捏成任意形状 。 他痴迷上了塑形 , 又发展成用小刀刻 , 母亲买了一块肥皂 , 他偷拿出去刻成了人物头像 。 那时物质匮乏 , 肥皂是稀缺品 , 结果可想而知 , 他被狠训一顿 。 上了高中 , 学校上晚自习时经常停电 , 学生们要自备蜡烛 。 他就把别人燃剩下的蜡烛头 , 用小刀刻成宝塔或者其他什么形状 , 一排排精致的小物件摆在桌子上 , 连老师看了都赞赏不已 。
大学 , 他学的是土建设计 。 专业学习之余 , 他还拜一位老师学画速写 , 间架结构 , 线条疏密 , 美术学习为他日后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真正开始泥塑创作是在2010年 , 谢四光的女儿网购了一些陶泥让他练手 。 从那之后 , 他把泥塑正式拾起来 , 并一发不可收 。 一切都是自学 , 跟着网上的视频学 , 买各种泥塑和美术书籍学 。 听说哪里有会泥塑的 , 就登门去拜访 , 还专门去了被称为“中国泥塑第一村”的河南省西杨玘屯村 。 他试过很多种泥 , 还是喜欢家乡的红土胶泥 。
崇礼境内主要有古界、元古界地层 , 在局部地区和山间沟谷中有中生界及新生界地层出露 。 数亿年的母岩经过风化、溶蚀、淋滤 , 残留下来的不可溶的细粒物质 , 在崇礼的地下形成了厚厚的红色粘土 , 俗称胶泥 。
为了找到优质胶泥 , 谢四光背着铁锹 , 踏遍了崇礼的沟沟坎坎 。 胶泥都深埋在距离地面1.5米以下的土层 。 深挖出来的胶泥还不能直接用 , 需要在大桶里以水浸泡搅拌 , 静待几日 , 砂粒下沉 , 只取中间浆层用 。 为了增加泥的韧性 , 他在里面加入棉絮和纸浆 。 他的工作室里放着一团团状如“干蘑菇”样的东西 , 拿起来很轻 。 他说这是用旧报纸做的纸浆——先用水把旧报纸泡烂 , 再捞出来晒干 。 为了把泥和透 , 他竟别出心裁地购买了一台做馒头的和面机来和泥 。 和好的胶泥被分割成方块装在塑料袋里 , 要醒发两三个月才更好用 。
创作过程中 , 除了专业泥塑工具 , 瓶盖、梳子、笔筒、牙刷、螺丝、木片、羽毛……生活中的一切物品都被他拿来用了 。 有时走在街上看到地上有一个什么小物件 , 他也要想想可以用到泥塑中的什么地方 。
泥塑人物最难的是对性格和心理的体现 。 为了让人物活起来 , 谢四光没事就到人群中去观察人在各种情境下的面部表情 。 泥塑时 , 他还常常对着镜子做出喜、怒、哀、乐的表情 , 眉头、嘴角的些微变化 , 脸上哪怕一小块肌肉的抖动 , 他都记录下来 。 看过他作品的人都说 , 他的作品走心 , 有生活气息 。
- 赛事!日照“太阳城”网球公开赛启动仪式圆满举行
- 小说$6本男主假高冷小说,强推《镇河》好好笑,作者脑洞未免也太大了
- 元始天尊$封神演义中,通天教主有位徒弟,实力太强,元始天尊都不敢出手
- 韩貂寺#雪中悍刀行:徐凤年6大仇人,韩貂寺最弱?杨太岁、柳蒿师不如他
- 太白湖新区$太白湖新区石桥镇开展新春送“福”书法恵民活动
- 阿苑@魔道祖师蓝湛才是真奶爸,照顾生病的金凌,羡羡和江澄太粗心了
- 留神|鱼进窝也别高兴的太早!稍不留神就跑鱼炸窝,你还浑然不知!
- 知人者@鬼谷子:做人千万别太老实,牢记四句口诀,让你识破天下人!
- 太阳岛$来看!哈尔滨雪上的水墨画你见过吗?
- 墨香铜臭$墨香太爱主角不愿他们跌落道德制高点?笔下人物没有完美只有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