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世界哲学源流史》英国经验主义之五:乔治.贝克莱3( 二 )


很显然 , 贝克莱的这种感知观念是动态的 , 它展示了人的各种感知因素及其相应的感知过程 。 而这个过程 , 实际上反映了大脑对外部事物的反映过程 , 或说对大脑接受的各种信息的整理过程 。 贝氏此说 , 显然对后来的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均有重要的启发 。 他在《视觉新论》中也曾有过这样一段议论:"我坐在我的书房中 , 听到沿街走来一辆马车;我通过窗扉看到了马车;我走出去坐进了马车 , 这样 , 一般说来都倾向于认为 , 我听到、看到、触到的是同一事物 , 即马车 。 肯定无疑 , 每种感官准许进入的观念是大大不同的 , 彼此有区别的;但由于这些观念经常被一起观察到 , 人们谈到它们时 , 就好像是同一事物 。 "这段话理所当然受到心理学界的重视 , 而且他在《视觉新论》中关于"在只有两个维度的视网膜上如何知觉到深处的第三维度"的研究 , 也得到心理学史家舒尔茨的高度评价 。 舒尔茨写道:"用感觉的联合解释纯心理过程 , 这可能还是第一次 。 这样贝克莱继承发展了经验主义中和联想主义传统 。 他的解释比较正确的预先提到深度知觉的现代看法 , 因为他曾讨论调节和符合这些生理线索的重要作用 。 "贝克莱的哲学思想确实是一株怪异的智慧树 。 它不是从地上而是从天上倒着生长下来的 。 然而那枝枝杈杈上确实结有许多诱人的果实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世界哲学源流史》英国经验主义之五:乔治.贝克莱3
本文图片

3.贝尔莱哲学的历史价值与影响
贝克莱哲学的历史价值 , 首先因为他在前人哲学思维的基础上 , 提出一个新的思路 , 他虽然也是英国经验主义的继承者 , 却偏要换个方式想问题 。
而换个方式想问题 , 往往能因其别开生面 , 所以会别有所得 。 在贝克莱之前 , 即使仅从17世纪的主要哲学家算起 , 已经有了种种思路 , 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 斯宾诺莎的实体论 ,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 培根的经验论 , 洛克的物性论 , 种种 。 贝克莱不从旧说 , 另辟蹊径 , 而且真真切切 , 找到一种新的哲学体系 , 这正是贝克莱哲学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 。 实际上 , 无论哪个时代 , 特别是历史大变革的时代 , 人类的思想总是十分活跃 。 既活跃 , 便不拘一格;既不拘一格 , 便争论四起;既争论四起 , 便形成各种流派 。 流派原不怕多 , 无论何时何地 , 大约总是多一种思路比少一种思路好 。 这些思路可能是无序的 , 相互矛盾 , 甚至漏洞百出的 , 然而又是互相补充和相互促进的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世界哲学源流史》英国经验主义之五:乔治.贝克莱3】唯有百家争鸣 , 才能迅速深化;唯有百鸟共鸣 , 才能蓬勃发展 。 这个道理 , 无论古今中外 , 可说概莫能外 。
从人的感觉出发 , 构成独特的思想体系 , 在欧洲 , 是贝克莱的发明 , 在中国 , 是王阳明心学的建树 。 可见 , 贝氏思想虽有不合常识处 , 但作为近代哲学的一个发展环节 , 却带有普遍意义 。
贝克莱哲学的特色 , 在于他特别强调主体的作用 。 虽然他很重视感知 , 却又很重视灵魂、精神和自我 。 他的一些论点 , 往往不合乎自然科学的实际 , 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脑活动的规律 。 即使有些反映并不准确 , 但它依然是有启迪价值 , 正如将一根木棍儿竖着立在盛满清水的碗中 , 那木棍儿的视差反映不是直的而是弯的 , 这种弯的映象自然是一种误差 , 但这误差却又是一种客观存在 。 正确认识它 , 给它以科学的解释 , 正是科学的责任 。 没有正确认识它 , 但能给它以重视 , 也有其积极的作用 。 贝克莱对许多感知现象没有作出科学的解释 , 但他把它们郑重其事地提出来 , 并得出纵非正确但肯定严肃的哲学反映 , 也同样是有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