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因诗词而闻名天下,又因诗词被贬官十年,他的一生充满辛酸坎坷
在文学界,唐代的刘禹锡可谓大名鼎鼎,在诗歌文学上的非凡造诣为世人所铭记。刘禹锡其实不光是在文学界大有作为,他和柳宗元不仅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很多人只读过刘禹锡著名的诗词歌,却不知晓他坎坷的一生。
文章插图
世为儒而仕—身世之谜
根据《旧唐书刘禹锡传》中的记载,刘禹锡乃彭城人士,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刘云,父亲刘溆都在唐朝做过官。关于刘禹锡的出身,目前尚存争议,关键原因来源于《刘梦得外集》中刘禹锡自己写的那篇《刘子自传》。在这篇自传中刘禹锡将自己的祖先追溯到汉景帝时期,七世祖刘亮曾是北朝时期的冀州刺史,后迁居到洛阳,所以也有刘禹锡是洛阳人一说。
在提到七世祖刘亮的时候,有“世为儒而仕”的描述,这和《旧唐书·刘禹锡传》中的记载较为相似,但从时间源流来看,这个“为儒而仕”的历史更为久远。天宝年间,天下大乱,刘氏家族因为战乱举族东迁。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刘禹锡所说的先祖是汉朝中山王的后代,应该是有依附贵族的嫌疑的,但自刘禹锡后的记载还是有一定事实成分的。按照黄永年的说法,魏晋以来的始祖先以军功起家,后来“世为儒而仕”的现象是很常见的,所以说《刘梦得外集子刘子自传》中的说法虽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夸饰,但还是差为可信的。
文章插图
结识王叔文
德宗贞元九年,有一个学子凭借自身出色的才华在朝廷的进士科中脱颖而出,这个人便是年仅20岁的刘禹锡。,进士及第后的刘锡又参加了接下来的博学宏辞科,并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刘锡以写得一手好文章誉满天下,又因为科举得以进入仕途,所以一时间被朝中的许多重臣所看好,认为他定会前途无量。
为官后的刘禹锡先是在淮南节度使杜佑手下担任掌书记一职,后来杜佑因调职回到长安,刘禹锡也跟随他离开了南,到京城担任南县的主簿。在回到长安的这段时期内,刘禹锡结识了对于他的仕途和人生都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后来“永贞革新”的领袖—王叔文。
王叔文当时对刘禹锡早有耳闻,但“闻名不如见面”,和刘禹锡相识之后,王叔文对他的才能赞赏有加,甚至说他有宰相的气度。而对于王叔文,刘禹锡也十分敬佩,王叔文对诗句的分析和强大的辩才都是刘禹锡欣赏他的地方。也是因为王叔文的赏识,刘禹锡得以进入东宫集团,并成了这个小团体的核心人物之一,经常和东宫的官员们一起讨论时政,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一年,刘禹锡34岁,正是盛年大展宏图的时候。
文章插图
革新失败,贬官朗州
唐顺宗即位之后,原来的东宫集团自然而然地得到了重用。王叔文因为资历和威望不够,不能担任宰相之职。后来担任这一职位的是东宫集团的另一重要成员—韦执谊。王叔文本来是有意推荐刘禹锡的,并且这个想法在顺宗还是太子时就向他透露过,但后来发生了许多事情,也有可能是刘禹锡在资历各方面比不上韦执谊,最终这个计划还是没能实施。“永贞革新”失败之后,刘禹锡便被贬到朗州为司马。
文章插图
郎州地属今天的湖南省,在当时却是个穷乡僻壤。刘禹锡在这里根本不能适应,再加上被贬的失落,所以刘禹锡是十分苦闷的。被贬之后的刘禹锡每日只能与诗文为伴,随着他在郎州的时间日益增多,他对当地的百姓和风俗也有了一定了解。他慢慢地明白,一味消沉于事无补,只有慢慢适应才能重新开始生活。身居于此的刘禹锡想到了历史上同样被驱逐到此的屈原,于是开始振作,致力于将中原的汉文化传播到此。
- 唐寅|弘治十二年的那场唐伯虎科举舞弊案,吴宽信札揭露实情!
- 上海明墓|上海明墓:16.都察院右都御使唐珣墓
- 单雄信@说一说隋唐演义中的18条好汉的历史原型和武力排行榜
- 唐王朝&东方艺术系列——唐三彩
- 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古墓里留下一封给他的信
- 遇见汉潜唐昌|遇见汉潜唐昌|我们还会“遇见”
- 燕飞@民间文学唐宋灵异录(一)
- 白居易&唐代女诗人之首:才貌双绝,十六岁成为营妓,却以道袍了却余生
- 徐廷瑞@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 文化|英国创意与文化技能协会主席唐纳德·海斯洛普:艺术品市场需要在公共和私营领域之间创造更多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