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心理师|《女心理师》:悬疑只是包装,让剧情不那么沉闷丨主创谈

改编自毕淑敏同名小说的《女心理师》正在优酷全网独播 。 该剧讲述了心理咨询师贺顿 , 在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 , 不断疗愈他人的同时获得自愈的故事 。 杨紫饰演的女主角“贺顿”也是荧屏上少见的“女心理师”形象 。 日前 , 该剧原作者毕淑敏、编剧朱历接受媒体采访 , 毕淑敏表示 , 她希望塑造出一个努力、好强、热爱学习 , 不断成长的心理师 , 尽管她身上有很多弱点 , 成长中也经受过很多创伤 , 但是她仍然相信人性的光明 , 仍然温暖而勇敢地去帮助别人 。
女心理师|《女心理师》:悬疑只是包装,让剧情不那么沉闷丨主创谈
本文图片

杨紫饰演女主角贺顿 。
去疗治心理创伤 , 在任何时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原著作者毕淑敏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学习 , 相继完成了心理学硕士和博士方向的课程 , 随后她开办了心理诊所 。 通过理论学习 , 再加上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 毕淑敏特别希望把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心得和更多的朋友们分享 , 所以在2007年她写了这部《女心理师》小说 。
从2007年到现在过去了14年 , 在毕淑敏看来 , 虽然从临床心理医生的角度 , 心理疾患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 它是与时俱进的 , 但是 , 人的心理问题分类不会有大的变化 。 比如不会处理亲密关系、在亲子教育方面的种种误区、在职场上各种关系的处理、对于自我的认识、对自己原生家庭的认识等 , 这些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 , 加强自己内心的心理健康 , 去疗治心理创伤 , 在任何时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 ”
女心理师|《女心理师》:悬疑只是包装,让剧情不那么沉闷丨主创谈
本文图片

心理健康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 《女心理师》恰逢其时的播出了 。
在真实性和故事性之间编剧和专家不断拉扯
在改编上 , 剧版《女心理师》保留了原著的叙述方式 , 在朱历看来 , 只有像毕淑敏这样有实际一线经验的咨询师才能想到这样的叙事结构 , 故事中咨询师的个人生活跟来访者的生活是穿插的 , “来访者的故事并不是一次全部说完 , 这是完全符合咨询客观规律的 , 因为一个来访者要完成自己的咨询流程 , 可能需要三到五周甚至更长的时间 。 ”
在具体创作中 , 朱历开始自己会去揣测故事中心理咨询师要怎么做 , 结果特别失败 , “我完全不知道一个职业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在咨询室里 , 用什么口气、什么语言去跟来访者沟通交流 , 所以后期我就改变了策略 , 我只做一个编剧的本分 , 把故事写好看 , 剩下专业的部分 , 我们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老师 , 心理咨询师会告诉我们(现实)应该是什么样的 。 ”朱历说 , 但是如果完全照搬来写又会非常沉闷 , 不能一比一完全复原现实状态 , 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不停调整 , 找到当中合适的融合点 。 编剧负责故事好看和戏剧冲突 , 专门的心理顾问负责纠正这些故事当中出现的漏洞 , “我们就不断的拉扯 , 这个部分的真实性能不能妥协 , 故事性能不能妥协 , 最后大家都认可 , 既没有太大的漏洞 , 也非常好看 。 ”
不能任意扩大心理咨询师的效能
剧中不仅聚焦了高中生在家庭、学校生活中面临的青春期心理问题 , 还涉及了大量其他的社会热点议题 。 心理问题往往会使人陷入认知的误区 , 剧中心理师对来访者心理问题不断进行梳理与耐心引导 , 从专业的角度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 , 从而产生自救的意愿 。 从心理师的“他助”到来访者的“自助” , 是击破心理围城的第一步 。 该剧在改编上也相应的增加了一些案例 , 最终选出讨好型人格、暴食症、双相情感障碍等10个具有“普适性”、“当下性”的心理疾病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