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红楼梦:晴雯死了,黛玉为什么不怎么伤感?三点缘由

且说晴雯被王夫人逐出大观园,身陷沉疴的她哪里经得起这番打击,不数日就芳魂长逝了,时年十六岁。宝玉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悲伤不已,之后写了一篇《芙蓉女儿诔》祭悼晴雯。刚祭完,黛玉来了。
按常理,似乎应该是两个人共同悼念晴雯才是,因为我们知道林妹妹是个非常多愁善感的人,以泪洗面是常事,不单为宝玉,也会为落花,为风雨。不过听他们的对话,重心倒不在晴雯。
文学作品!红楼梦:晴雯死了,黛玉为什么不怎么伤感?三点缘由
文章插图
先是黛玉“满面含笑”,表扬宝玉的祭文“好新奇”,“可与曹娥碑并传”。
然后宝玉“红了脸”笑答道“我想着世上这些祭文都蹈于熟滥了,所以改个新样,原不过是我一时的玩意”,还请黛玉“改削改削”。
接着黛玉说要“细细一读”过原稿后再说,只是中间有两句“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意思好,但“‘红绡帐里’未免熟滥些”,建议改为“茜纱窗下,公子多情”。
这下宝玉又表示“不敢”,推挡一番后认为可改成“茜纱窗下,小姐多情;黄土垄中,丫鬟薄命”。
黛玉听了又表示“他(晴雯)又不是我的丫头,何用作此语”……
文学作品!红楼梦:晴雯死了,黛玉为什么不怎么伤感?三点缘由
文章插图
如果是朋友们从旁边经过,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是不是会理解为他们在讨论推敲文学作品?事实上确实如此,宝玉写这篇《芙蓉女儿诔》本是因晴雯早逝而有感于心、发而为文,用来悼念晴雯的,但黛玉一点评,这篇祭文就变成了具有独立价值的文学作品,可供鉴赏了。
如果不是最后宝玉又换了个花样,说改成“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句中人似乎变成了宝玉和黛玉,一时使敏感的黛玉脸色都变了,心里“有无限的狐疑乱拟”,不愿再跟他讨论下去,要宝玉快去“干正经事”,恐怕这次“文学二人谈”还会继续下去。
文学作品!红楼梦:晴雯死了,黛玉为什么不怎么伤感?三点缘由
文章插图
这其实也不错,像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祭侄稿》,于他而言,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无比沉痛的悼念;而于千载以下的人们而言,却是满纸闪耀着书法艺术的华彩。
这是不同观照角度产生的不同结果,都有其合理性。
只不过,这里还是想关注一下,为什么黛玉明明知道晴雯已死,又知道宝玉这篇文章是用来祭晴雯的,她为什么没有一点伤感之意呢?我觉得这里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无论是现实中还是虚拟空间里,我们都
不能搞“道德绑架”
;我们只是客观地讨论一下,黛玉为什么会对晴雯的死无感。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作一理解。
文学作品!红楼梦:晴雯死了,黛玉为什么不怎么伤感?三点缘由
文章插图
01性格不合拍
有句广为人知的话是“晴为黛影,袭为钗副”,不过在我看来,“袭为钗副”很妥,“晴为黛影”则似有所偏差。
之所以有这个说法,主要还是黛玉和晴雯都有点“牙尖嘴利”,都有点“得理不饶人”。但细细品来,两人其实很不相同。
晴雯是有侵略性的。不管是王夫人听到她在公开场合骂小丫头,还是与宝玉、袭人的日常拌嘴,还是因“虾须镯”事件赶走坠儿,甚至那晚上没听到是谁在打门就恶言相向等等,都表现出一种挑事的倾向,确实有点像“一点就着的炮仗”,说她“尖酸刻薄”并不为过。
文学作品!红楼梦:晴雯死了,黛玉为什么不怎么伤感?三点缘由
文章插图
而黛玉基本上是防守反击型的。我印象中没有她主动进攻别人的记录。她斗嘴是厉害的,但主要厉害在“机巧”,往往用些讽刺手段,软里带硬,绵里藏针,攻击性并不怎么强,不会像晴雯那样让“空气突然凝固”。吵嘴最凶的是与宝玉,不过那是小情侣之间的吵嘴,那是没道理好讲的,但也仍非攻击性的。这样看来,这两位都很敏感,都容易有强烈的应激反应,但方向和方式都不一样,成不了相互理解和怜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