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鹅自广东来
翻阅前世资料不难发现 , 鹅与广东貌似有着一种特殊的缘分 , 如最早可见记载的“鹅绒服”便是被广东人所发明的 , 《岭南异物志》里记载:“蛮人聚鹅腹毳毛为衣被 。 ”明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也多次提及鹅 , 颇有将其作为地域文化的意味 , 书中的“白鹅潭”词条收录的是一则他从民间听来的怪谈:
“珠江上流二里 , 有白鹅潭 。 水大而深 , 每大风雨 , 有白鹅浮出 , 则舟楫坏 。 丙申五月朔 , 二白鹅状如小艇 , 随波上下 , 时无风雨 。 舟经此者皆见 , 以小铳逐之 , 飞数百步没于水 。 相传黄萧养作乱 , 船经此潭 , 白鹅为之先导 , 亦妖物云 。 ”
怪诞传闻虽不可信以为真 , 但这恰好说明鹅在当地人的生产和生活当中非常常见 , 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多方面的助力 , 且鹅在此地繁衍生息的时间一定不短 , 俗说:“物老为妖” , 人们与鹅打交道的时间越久 , 便越会对其产生拟人化的情感 , 久而久之 , 便有了类似鹅成精怪的民间故事 。
此外 , 广东名肴“烧鹅”的食材——乌鬃鹅在书中也多次提及 , 且是将其当作本地风物与山水环境作为连襟一同论述的 , 大意便是乌鬃鹅是生长在水草丰润、生态环境优美的北江流域的独有物产 。 这一说法虽然具备一定的夸饰成分 , 但广东作为中国最早的鹅产地确是史有记载 , 更被生物学家们所证实 。
根据学界的相关考证 , 我国家鹅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 如在辽宁省东沟县马家店三家子村出土的“回首鹅”便是鲜明例证 。
西周以后 , 在北方驯养的家鹅逐渐传播到长江以南 , 尤其是到了广东地区 , 快速繁衍进化 , 这就为后世成为食鹅大省奠定了雄厚的生物基础 , 尤其是汕头一带 , 更是被合理推测为中国两大家鹅驯化地之一 , 而现今的广东四大名鹅平马岗鹅、清远乌鬃鹅、汕头狮头鹅、阳江黄棕鹅则均是当地原产物种 , 饲养历史悠久 , 是被人们长期培育出来的“优秀鹅” 。
到了西汉 , 王褒的《僮约》当中便已经出现了“牵犬贩鹅”之语 , 说明当时鹅已经成为日常性交易的商品 , 而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当中专列“养鹅鸭” , 对鹅的选种、孵化、豢养、屠宰及鹅制品的流程都做了详细介绍 , 这就说明北魏时期 , 家鹅的饲养技术已经到了相对完善的地步 。
本文图片
《清明上河图》中 , 抱着鹅行走的人
至晚在唐代 , 鹅文化如食俗、娱乐习俗等便已相对体系化 , 如“钩盾署”的设立 , “属司农寺 , 职掌薪炭鹅鸭薮泽之物 , 以供祭飨 。 ”而广东一带 , 不仅以鹅绒作衣物成为风尚 , 人们还学会了养鹅淘金:“五岭内 , 富州、宾州、澄州、江溪间 , 皆产金 。 侧近居人 , 以淘金为业……彼中居人 , 忽有养鹅鸭 , 常于屎中见麸金片 , 遂多养 , 收屎淘之 , 日得一两或半两 , 因而致富矣 。 ”(刘恂《岭表录异》)
这样看来 , 鹅得以被人们所格外看重 , 原因似乎是多方面的 。 鹅饲养历史悠久 , 体态优美 , 又能带来多方面的效用 , 可吃、可用、可淘金 , 自然是要比鸡鸭都高上一等了 。
烧鹅腹内有乾坤
如果说 , 有一个地方从古至今都行走在花样吃鹅的路上 , 那么一定说的就是广东了 , 潮汕卤鹅、广府烧鹅、客家碌鹅……难怪坊间戏言:“没有一只鹅能活着游出广东 。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丰富的物产让广东人在吃上从来不含糊 。 至于吃鹅 , 他们就更有经验了 , 最地道的家常菜里 , 一定少不了鹅的身影 。
- 心学@心学大师王阳明龙场悟道,是如何在人生低谷,孕育出思想高潮的?
- 德寿宫$访杭州南宋德寿宫复原设计师:最难的是细节
- 明信片!星辰大海|新时代,这是江苏大海寄给你的蓝色明信片
- 伤友们&500束花638万多针!他们是织就颁奖花束绒耀之花的“织女”
- |莫湾基场口一直都是非常热受争议的场口,盛产乌黑颜色的翡翠原石
- 大学生|为什么很多企业拒绝招收三本生?并非是学历歧视,背后原因很真实
- 职业年金|职业年金待遇能领完,是真的吗?政策是如何规定的,还有4个细节
- 云韵!斗破苍穹萧炎是一位渣男有了萧潇以后,他确实改变了很多
- 概念图!韩媒发文又在文化方面发起挑战,这回是跟日本争“妖怪”
- 物品@这三种东西不能捡回家,老祖宗的劝告有道理吗?是哪三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