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手!他是北魏第一贤王,辅佐兄长成就霸业,急流勇退却仍遭侄儿毒手!
孝以为质,忠而树行,文谋武略,自得怀抱,绸缪太和之世,岂徒然哉!至夫在安处危之操,送往事居之节,周旦匪他之义,霍光异姓之诚,事兼之矣。功高震主,德隆动俗,间言一入,卒不全志。呜呼!周成王、汉昭帝亦未易遇也。——《魏书》他是北魏宗室之中少有的文学家、诗人,他也是辅佐兄长进行改革,成就霸业过程之中的重要人物,曾多次率军平定叛乱,为北魏立下赫赫战功。不仅如此,他在兄长病重之时,出任宰辅之位,替兄长代为处理军国事务。而后,他又力辞辅政大臣之位,向处于弥留之际的兄长讨得了一份手诏,在拥护侄儿登上皇位之后,以此手诏急流勇退,被誉为“北魏第一贤王”。可是,不问朝政的他,却仍旧难逃侄儿猜忌,被授意毒杀。他便就是彭城武宣王、孝文帝第六弟元勰,而文章开头那一段话便就是史书对他的评价。
文章插图
元勰,出生于延兴三年,也就是公元473年,此时他年仅七岁的长兄拓跋宏已经登基两年有余,父亲献文帝拓跋弘则以太上皇的身份从冯太后手中夺回了大权,开始掌控朝政。元勰的童年在史书上并无过多记载,只知他与自己的长兄,也就是那位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孝文帝关系极好。公元486年正月初一,在冯太后的安排下,幼年继位的孝文帝始服衮冕,朝飨万国。而按照祖制,孝文帝的兄弟们便会被一一分封为王,元勰最初便被封为了始平王。没过几年,临朝称制、主持太和改制的冯太后去世,使得从小被冯太后亲手养大的孝文帝悲痛不已。元勰闻讯后,连忙入宫,协助兄长孝文帝为冯太后准备了一场堪比帝王身份的葬礼。
文章插图
在冯太后死后,孝文帝接过了继续推行改革的重担,元勰多次表露出支持改革的想法,成为了北魏皇室之中,少有的支持变法的亲王。于是,元勰被孝文帝委以重任,以二十岁不到的年纪便先后出任侍中、征西大将军、中书令等职,而后又改封彭城王。时间来到了公元493年,此时北魏虽然已经统一了黄河流域近半个世纪,但是因为自游牧民族内迁以来,以平城为中心的代地与以洛阳、长安为中心的中原、关中地区文化差异极大。而且平城地处北方,天气恶劣,既不利于控制整个北魏疆域,也不利于与南朝对抗。于是,孝文帝就起了迁都洛阳的想法,一来可以促进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二来可以更好地掌控北魏国土,三来可以与南朝展开全面的对抗。
文章插图
但是,迁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最大的阻力便就是早已在平城根深蒂固,同时又不思进取、鼠目寸光的北魏贵族们。如何消除这股阻力,成功将国都从平城南迁到洛阳,这是摆在孝文帝面前的一个问题。为了思考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孝文帝一度茶饭不思,时任中书令的元勰以为是兄长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便连忙进宫探望。得知自己最亲密、最信任的六弟入宫,孝文帝连忙将此事告知元勰,并且让元勰与自己一同想解决办法。在经过了一番讨论之后,元勰创造性地提出了“借南征之名迁都洛阳”的想法,并且得到了孝文帝的赞同。兄弟二人将此事准备妥当后,孝文帝于同年五月的大朝会上提出南征事宜,元勰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赞同。可是,因此事只是孝文帝兄弟之间的密谋,其余人皆不知背后的深意,不仅其余宗室站出来表示反对,就连一向支持改革的任城王元澄都站了出来,表示反对。在散朝之后,孝文帝找到了任城王元澄,向他说明了自己南征背后的意图,取得了任城王的全力支持。随后,在元勰与元澄的全力支持下,孝文帝压制住反对声音,于这一年的八月拜谒冯太后陵寝后,率文武百官、皇室宗亲以及步骑大军共计百万,从平城南下,准备南征萧齐政权。
- 同时代$「津门网」他是画家任熊之子,其构图饱满色彩丰富,不流于世俗
- 水浒@他是水浒中结局最好的人,看清宋江,谎称回乡探母,最后一去不返
- 宫羽田@他是大清最后一位“大内侍卫”,获赐“黄马褂”!许世友曾拜访他
- 梁师都$隋唐第四高手,小说中他是李元霸的跟班,正史中他却是皇帝
- 四体书势$他是一位被遗忘的书法家,书法与王羲之并称,被称为“草圣”!
- 书法#他是一位将颜楷写到极致的书法家,其楷书含蓄蕴藉,端庄雄健
- 笑傲江湖$他是笑傲江湖中唯一练对葵花宝典的人,名震江湖,不是东方不败!
- 金庸$洪七公有虚竹的帮助,他是否超越了当年的萧峰?你听裘千仞说了啥
- 剑客&他是唐朝最负盛名的诗人,也是一位武林高手,人称大唐第二剑客!
- 夏雨&他是明星里面画画最好的,谦虚自嘲只是爱好,网友:堪称专业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