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杂志副主编季亚娅回忆起2004年读研的时候 , 她是“北大评刊”的一员 。 在阅读印象里 , 那时全国的作品中有不少北方叙事调性里的乡村写作 。 但等到2014年做文学编辑 , 她发现乡村题材反而比较少了 , 即便有乡村叙事 , 往往也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回望乡村 。 “我的感觉是 , 新世纪以来 , 从乡村到城市的空间位移在我们的文学史内已经基本完成了 。 ”
【作家|新世纪文学二十年,青年写作者如何回应社会生活】另一方面 , 她感到现实主义传统在新世纪二十年得以接续 。 仅就“70后”作家而言 , 石一枫的几乎每一部小说都与19世纪现实主义经典有所对话 , 徐则臣笔下的“北漂叙事”也是如此 。 同时 , “非虚构写作”更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出现 。 以梁鸿的《梁庄》为代表的非虚构作品不仅在文学界备受关注 , 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 季亚娅观察到 , 直到今天 , 当文学新人需要名家推荐时 , 梁鸿的影响力比茅奖作家还“出圈” 。
本文图片
石一枫《借命而生》
本文图片
徐则臣《跑步穿过中关村》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刚看来 , 2005年前后出现的“底层写作” , 2009年前后兴起的“非虚构写作” , 其实都可以被视为对“纯文学反思”这一话题的具体实践 。 2001年 , 批评家李陀引发了一场纯文学反思 , 当时李陀认为 , 纯文学已变得越来越脱离现实 。 与这种反思相对的 , 后来的文学作品也开始积极寻找它们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 “这是文学界内部的一种自我反思 。 ”
而具体到不同代际作家的“面对现实” , 吉林大学教授李振认为“70后”作家与“80后”作家也很不一样 。 “很有意思的是 , ‘70后’和‘80后’作家正式进入文坛的时间大约也在新世纪之交 , 像阿乙、路内、张楚这些‘70后’作家 , 还有韩寒、郭敬明、班宇这些‘80后’作家 。 面对相似的生活或精神困境 , ‘70后’作家更多选择了出走或逃离 , 但‘80后’作家更多选择了承受或者‘躺平’ 。 ”李振说 , 这个现象或许也可以成为我们反观两代作家精神世界的一个切口 。
在种种“变化”与“区别”中 ,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相信文学与现实之间的胶着在新世纪文学二十年里始终存在 , 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都在与现实发生搏斗 , 这一点在科幻文学上依然成立 。 科幻文学本质而言不是谈论科学 , 而是谈论科学对人类造成的困境 , 以及这样一种困境在今时今日的流转与变迁 。 人们渐渐会发现 , 那些科幻作品描绘的困境也在现实生活里一一出现 。
“我始终觉得 , 文学的价值最终还要去跟现实打交道 。 ”丛治辰说 , 他也认同一些作家的现实书写并不让人满意 , 但那不是现实的问题 , 而是作家能不能处理好现实的问题 。
本文图片
“新世纪二十年青年作家20家”入围名单
新的文学场域:“众声喧哗”
作为老牌文学杂志的编辑 , 季亚娅常常为新世纪文学场域的话语权感到“危机” 。 “资本也在制造他们的文学标准 。 当资本在引导大众‘什么是好文学’的时候 , 传统的文学杂志挺渺小的 。 ”
她提到 , 有的出版机构依靠资本的力量 , 买断了著名作家如余华、格非、麦家的版权 , 也有出版机构拿下了新锐作家不经杂志发表的独家版权 , 经由大量市场营销 , 推出的文学作品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册的销量 。 而与此同时 , 一些原创文学作品几乎是毁灭式的“不被看到” , 或者仅仅在朋友圈里被看到 。
- 好书&《2021年成都儿童文学年度综述》发布,来看看去年有哪些好书?
- 冬奥会|北京冬奥|我的冬奥会好看吗?(随笔 宋艳丽 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 年度|《2021年成都儿童文学年度综述》发布,来看看去年有哪些好书?
- 冯德英|著名作家冯德英病逝!代表作《苦菜花》曾入选小学语文教材
- 榜单|发掘大格局大气象作品,《扬子江文学评论》年度榜公布
- 燕飞@民间文学唐宋灵异录(一)
- 谍影风云!盘点十位大神作家代表小说,每本都堪称巅峰之作,你追过几本?
- 文学|专访|王跃文:文学是庄严的事,人间也不可能天天过年
- 中国|让网络文学更好表达当代中国
- 张行方@张行方系列文学作品欣赏之——捧起你的脸(十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