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文学评论家韩春燕认为 , 孙夜的写作不是靠学养 , 而是靠灵性和才情 。 “他像一个心怀美好的少年 , 因为他的诗读起来没有什么障碍 。 像清水洗尘 , 把很多语言杂质去掉了 , 给予语言本身、词语本身熠熠之光 。 ”
《作品》杂志副主编、诗人郑小琼以孙夜的《白狐》为例 , 认为孙夜在诗歌意象的塑造方面拥有较为深刻的传统文化色彩 , 善于将中国古典文化于诗歌中进行化用式的继承 。
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评论家李犁与孙夜相识甚久 , 他认为孙夜是位“早熟而晚成”的诗人——孙夜在青少年时期对诗歌的理解就已经非常“本质化”了 , 而其对于诗歌的风格则形成得较晚 。 他形容孙夜的诗歌“气盛言宜”且“绵里藏针” , 即诗中拥有充足的底气、元气 , 共同构成其诗歌中的一种强大的生命气韵 , 但诗句的表达又非常平和亲近;且孙夜的诗歌写作种类十分全面 , 常有金句释出 , 这建构在诗人宽厚的技术基础之上 。
《特区文学》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朱铁军则认为 , 孙夜的诗中常常出现诗意的激荡和语言的质地 , “孙夜有一些诗形式上上去是悲戚甚至有一些攻击 , 但是传达了作者对世界的审美 。 他的诗里既有个体生命经验对于人生的折射和思辨 , 还有对事物、事件和对情感的关照及美学辨证 。 ”朱铁军曾尝试集中朗读孙夜的诗集 , 发现其诗语感节律极佳 , 带来了一种来自文本之外的美感 。
深圳评论家吕贵品、赵目珍;作家丁力、黄士芳等纷纷发言对孙夜诗作《一片黄叶子》《我想要的房子》《孤单的橘子》《白狐》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 希望孙夜在诗歌的写作道路上能继续地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 作为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见证物 。
【孙夜|将美好的事物展开——孙夜诗歌研讨会在深举行】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 , 作家王国猛称赞孙夜的作品充满诗味、诗意、诗情、诗境 , 同时寄予厚望开掘气度 , 表达诗魂 。 表示希望孙夜在深圳诗歌创作的土壤上能够再次开出奇葩 。
研讨会最后 , 孙夜坦言 , 几十年来 , 他是遵循艺术追求来写作的 , 自己对汉语言的敬畏和建设 , 对诗歌精神的坚持 , 都体现在作品之中 。 “我这个人还是比较脆弱的 , 假如内心被别人知道之后是会很感动的 。 通过文字 , 自己内心的秘密、愿望和祝福让大家能够体会到 , 是非常美好的事 。 ”
【采访人员】郭悦
【通讯员】李智杰
【作者】 郭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 美丽家园@落叶课堂后,居然涌现那么多蓝媒“艺术家”
- 春节$湖州图书馆将开展40余场春节送福活动
- 纸杯#美术生在杯子上画“知否”,当倒入水瞬间,网友:居老师挺住!
- 打油诗$打油诗·九首丨奔月嫦娥休笑我,温壶美酒送入喉
- 江苏省军区#我与酒与美女诗人……!
- 中国美术!广州美术学院战“疫”作品即将亮相迪拜世博会
- 陈珊|完美伴侣:没有家庭,事业成功的意义又在哪里?
- 儿子|感动!这个温柔且沉重的“杭州版”《美丽心灵》字字戳中内心……
- 作品展|郑海鸥艺术作品展在阳江市美术馆展出
- 宋嘉|把美术馆“搬”到学生身边,让学生随时与敦煌“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