圉簋#北京琉璃河遗址再现铜簋 或与40多年前出土圉簋“成双”

12月7日,采访人员从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今年,备受关注的琉璃河遗址再现新文物,铜器、漆器、陶器等多件文物为遗址的历史意义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一件新出土的铜簋格外引人瞩目,它与40多年前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的圉簋纹饰相同,或将“配成一对”。另外,燕都城内又新发现成规模的夯土建筑基址4处,大型水井7处,这说明西周燕都“穿井治城”的水平已经相当发达,再次佐证了“周初封燕”的史实。
圉簋#北京琉璃河遗址再现铜簋 或与40多年前出土圉簋“成双”
文章插图
大墓重启考古工作
从北京地区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堇鼎,到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伯矩鬲(俗称牛头鬲),1974年,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的两座大墓让琉璃河遗址走入人们的视野,北京作为燕国都城的面纱也为考古工作者所揭开。当年由于地下水位高,两座墓葬没有发掘完整。
2019年-202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等8家单位,对琉璃河遗址的城址区和墓葬区开展了考古工作。共发掘西周早期墓葬5座、房址3座、疑似城外环壕1条,出土铜器、漆器、陶器、海贝、象牙器、丝织品标本等各类文物100余件。其中,曾出土堇鼎、伯矩鬲的西周墓葬的重启工作尤为引人注目。
圉簋#北京琉璃河遗址再现铜簋 或与40多年前出土圉簋“成双”
文章插图
【 圉簋#北京琉璃河遗址再现铜簋 或与40多年前出土圉簋“成双”】 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郭京宁介绍,今年,为建设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强遗址展示水平,对M1901(原IIM253)与M1903(原IIM251)两座西周早期墓葬进行了再次发掘,许多意义非凡的西周早期文物重现天日。
铜簋、圉簋聚首 青铜或成双
12月7日,采访人员跟随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工作人员走进墓葬挖掘现场,直击了考古现场,四座西周早期墓葬正在挖掘勘探中。在M1902号墓,采访人员注意到,墓内可见人体遗骸,出土的铜戈清晰可见。
圉簋#北京琉璃河遗址再现铜簋 或与40多年前出土圉簋“成双”
文章插图
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王晶介绍,M1902号墓发现了目前北京所知年代最早的墓葬头箱盖板,在北方地区也较少见。箱内有铜提梁卣、铜尊、铜爵、铜鼎、铜剑、漆器、陶器等,组合丰富。棺椁及人体骨骼均保存良好,椁板上有整只殉葬狗,与狗同出了一件铜铃,是难得一见的墓葬完整材料。
同时,本次发掘中,M1901新出土的铜簋与40多年前出土的圉簋纹饰相同,令人惊叹。在现场,王晶展示了铜簋的器盖,器盖内刻有铭文,器内铭文则为“白(伯)鱼作宝尊彝”,而器内底铭文为“王于成周,王赐圉贝,用作宝尊彝”。
圉簋#北京琉璃河遗址再现铜簋 或与40多年前出土圉簋“成双”
文章插图
为什么器盖和器内铭文不一致呢?王晶解释,这可能是因为这件铜簋和40年前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的圉簋的盖、身在下葬时弄混了,并且一错就是3000年,时隔40余年,两器重聚首!
墓葬中现“毁兵”葬俗
除了铜簋,新一轮的考古工作还新出土了青铜面具、兽面形铜饰、成组的铜车马器以及镂空有銎铜戈……王晶介绍说,镂空有銎铜戈非常精美,其样子又不是燕地本土的形式,应该是中国其他地区的“舶来品”。另外,M1903出土了多件漆器,可辨识者有三角纹簋、豆等。
王晶告诉采访人员,这几座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兵器,在墓葬中多处可见折断的铜戈等兵器。她解释说,这并非是考古工作所致,而是墓葬的一种“毁兵”现象。所谓“毁兵”葬俗,是指随葬的戈、矛、剑等铜兵器在殉葬时被人为地损坏。一般认为,这主要是避免兵器给墓主人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