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早冬芦花古诗三首:芦花装被暖,枫叶受霜干( 二 )
倒是岸边家里的柴犬,摇着尾巴,不断对着芦苇狂吠,半天也没有见主人出来。
很容易联想岸上的人家,灯火燃起,炊烟饭热,那是妻子等待着爱人的归来。
这里的芦花,是江南水乡常见的风景,它和渔民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它就是家园。
文章插图
”芦花冉冉弄斜晖,十月江天似雪飞。
说与行人休践踏,好将收拾赠无衣。“ 清 · 徐庭翼芦花
农历十月是芦花飘絮的时节。在斜阳里,在轻微的江风当中,那芦花的絮在风中飘荡,仿佛一场太阳雪,因为此时的芦花不是白的,而是半透明的枯黄色。
芦花絮非常轻薄,在地面上常常厚积成堆,也容易引发呼吸道的疾病。
徐庭翼一生布衣,也就是爱读书却没有任何功名,这在清朝汉族读书人中是一种常态,因为科举制度更加苛刻严密,大部分官职掌握在旗人手中,读书人在工作前途上内卷厉害,他们往往背井离乡,去各种夹缝里讨生活。
颠沛寒苦,几乎是大部分底层读书人的常态,而倍觉世态炎凉。
芦花飞絮,别人只觉得寻常和讨厌,但是他却说,行人你不要践踏他们,将它们收拾起来,可以当作棉花,给那些没有衣裳穿的人。
实际这也包含了徐庭翼所经历的所看到的底层的人生,有清一朝,康乾盛世都有贫病交加的人,而他生活在的道光年代,外有鸦片战争爆发,内有社会积弊,沦为贫苦的人越来越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芦花真的可以救命,只是对于那个没落的时代来讲,他又能用寒布芦花救济多少人呢?
文章插图
当下又是芦花飞雪的早冬,太阳暖暖照在芦苇林上,黄花如雪,成为很多人打卡的地方,照相的背景。习惯了棉衣羽绒服的现代人,很少听说过芦花被子,芦花枕头,芦花衣。
但是用芦花为絮,是古代平民的一种常态。明代才开始大力推广种植棉花。在明朝和明朝之前,一床芦花被,是家常的首选。
芦苇和芦花还有哪些用途,你知道吗?
文章插图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 读书人!此人武功不及林冲,水浒却排行第一在他绰号背后,有一个秘密!
- 沈檀@《浣溪沙》16首:初识芦花浅水边,幽香桂子著轻烟
- 灵飞经$他们是读书人,不是书法家,300多年前留下的字,足让书法家汗颜
- 读书人#康雍乾三个皇帝,为何都不太尊重读书人怎么想的!
- 读书人#一女子出上联:张长弓,骑奇马,三更作战,书生的下联堪称经典
- 山川|杭州湘湖,芦花正好,天寒之日忆旧年
- 台前幕后@瞭望:芦花飘深处 帮办暖人心 台前幕后皆是早报人的奔波
- 老师!陈胜的老师是孔子第九代孙,名叫孔鲋,他竟是第一个起义的读书人
- 读书人#邓楠女士的书法手迹鉴赏,温润如玉遒劲疏朗,有其父邓公之遗风
- 猛气#李白最狂傲的一首诗,实力群嘲所有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