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康熙的艺术| 豇豆红釉柳叶瓶
【 康熙@康熙的艺术| 豇豆红釉柳叶瓶】关键词:瓷器 古董 收藏 拍卖 豇豆红
豇豆红釉的美源于釉面下涌动的生命气息,其丰富、蕴藉、含蓄的美,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空前绝后的。鲜活的釉面如婴儿之肤红润而充满元气, 如少女般青涩光洁惹人怜爱,似康巴女子脸上的高原红健康又狂野,如贵妃醉酒满面酡红风情万种,如红脸关公威风凛凛,似春风中盛开的桃花让人心醉。而绿色苔点好比美人痣点缀 在红色的釉面上,或寥若辰星,或晕散成片,红绿对比强烈,更增添了几分娇艳之色。
文章插图
早在清末民初,瓷器鉴赏家寂园叟陈浏先生对豇豆红所包含的红、绿、灰三种色系构成已经有深刻的认识和见解,提出“豇豆红昉于明,而康熙末 年则往往有之,制小而色败,俗所谓乳鼠皮者是已。然亦 颇有苍润可喜之品,其甚劣者则暗敝似灰。大氐豇色瓷类 有履则润,无绿则枯;有绿则真,无绿则赝;绿而不润, 燕石居多;润而不绿,俗所谓美人霁者是欤?”“粉红之 微带灰色者,谓之豇红。其不带灰色者,则谓之美人霁。 若灰色而又滞暗者,鼠雏之腊也。”正是红、绿、灰三种 色系的不同组合和偶然搭配,造成了豇豆红釉瓷器釉面不 同的艺术效果,从而衍生出“大红袍”“美人醉”“娃娃脸”“桃花泛”“乳鼠皮”“榆树皮”等不同的品种和名称。
文章插图
有部分专家学者认定康熙豇豆红釉在康熙朝之后就停烧了。史树青先生主编的《明清瓷器鉴定三十 讲》认为“这个品种在康熙之后绝烧,直到光绪时才有仿烧器,但质量已无法与康熙同类产品相提并论”。北京故宫博物院刘伟著《帝王与宫廷瓷器》认为豇豆红“仅见于 康熙一朝”“从清末光绪年间开始,直至民国时期乃至现在,仿豇豆红的器物一直不断涌向市场”。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豇豆红釉直至光绪以后才开始复烧。实际上, 豇豆红釉在康熙朝之后并未停烧,雍正、乾隆时期都有烧造,只是产品质量和艺术水准已经难以企及康熙朝的艺术高度,更显现了康熙豇豆红釉的珍贵。
文章插图
而最近,在香港FUXI的迎春拍卖会上,将有一位藏家释出其珍藏多年的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这件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无论是瓶口还是底座都保存的非常完好,尤为难得。
文章插图
这件拍品因造型纤细似柳叶,故有“柳叶瓶”之称;又因隽巧秀美宛如亭亭玉立之佳人,又称之为“美人肩”。外壁所施豇豆红釉,厚润莹亮,色调淡雅宜人,宛若桃花,其中点点泛绿,浑融交错,迷离迤逦,仿佛神物,绝妙而难以形容。足外墙呈现一圈较宽的无釉涩胎,这是柳叶瓶显著的工艺特色之一。底款双圈,尤为难得的是原配底座保存完好,插入底座置于案头,更添雅趣。
康熙朝豇豆红制器,由于所施铜红釉敏感易变,其呈色半由天成,经常隐现深浅不同的斑点,正所谓“满身苔点,泛于桃花春浪间”。由于烧造难度极大,因此没有大件器,常为八件文房一套,均为康熙皇帝的御用之物。
文章插图
清三代的瓷器收藏目前还是占领了大部分买家心头的高地,一直以来都是居高不下。这件柳叶瓶无论从其形制还是保存状态,都可以感受到主人的用心,而更优秀的在于其起拍价,没有贵的可怕,可望而不可即,可以说,很心动。
- 美丽家园@落叶课堂后,居然涌现那么多蓝媒“艺术家”
- 袁侃@当石库门遇上当代艺术,来今潮8弄体验一场“城市奇遇”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唐寅|弘治十二年的那场唐伯虎科举舞弊案,吴宽信札揭露实情!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古诗词#关于王昭君的古诗词集锦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冷兵器#名字最好听的九种冷兵器,风翅镏金镗上榜,第一你绝对想不到
- 满山川@采撷日光的暖意,走进冬之素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