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三体》之外,中国科幻文学找到生存法则了吗( 二 )


在《三体》之前 , 国内几乎没有科幻产业的概念 。 科幻产业不仅是图书杂志 , 还是影视、游戏、动漫、展览等周边产品 。 也许现在科幻还没有那么火 , 但姚海军觉得 , 这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 , 科幻的产业化刚刚起步 , “当越来越多的作品被影视化 , 小说与其他产品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互动 , 我们就能看到那一天”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庆祥说 , “刘慈欣可以说凭一己之力 , 把整个中国的科幻带到一个非常高的层次”——不仅是创作 , 还有传播 , 成为现象级;不仅是刘慈欣和《三体》成为现象级 , 还有整个科幻文学 , 从写作到阅读 , 成为一股风潮 , 这其中也包括《流浪地球》的热映 。 中国观众以前很少热衷去看一部科幻小说或者科幻电影 , 市场上这样的产品也非常少 。
在杨庆祥看来 , 纵观西方科幻文学的发展史 , 有一个显著特点 , 就是科幻写作的产业化 。 一个科幻作家写作的目的 , 并不只是一个小说 , 而是追求IP化的产业链 。
欧美科幻的早期繁荣 , 出现于上世纪30年代的“纸浆时代” 。 那时候 , 科幻小说被认为是一种通俗小说 , 印在废纸化浆做的发行量很大的廉价杂志上 。 所以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科幻从一开始就有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属性 , 走的是量和市场 。
“中国的电影工业还在趋于成熟的路上 , 对于《三体》影视化的振奋 , 不仅是文学圈的人振奋 , 这条产业链上每一部分的人都振奋 , 它的市场意义要大于文学意义 。 ”杨庆祥说 。
王诺诺发现 , 现在中国的科幻粉丝更多是学生、年轻人 , 偏低龄;而在西方的科幻展上 , 会看到不少40多岁的资深粉 。 “我们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 , 再过20年 , 年轻人进入中年 , 也许依然热爱科幻 。 ”
一个行业是否有潜力 , 就看有没有年轻人涌入
在姚海军的观察中 , 科幻文学在今天 , 最大的变化是越来越“多元” , 各种类型、各种主题的作品 , 都有自己的受众 。 “以前 , 《三体》这样的硬科幻小说是主流;现在 , 郝景芳、陈楸帆、韩松、宝树、江波……这些作家的作品风格各异 , 但都有自己的拥趸 。 ”姚海军说 , 科幻的繁荣就应该是这样的 , 不仅数量大 , 还要多元化 。
杨庆祥曾主编作家出版社“青·科幻”丛书 , 丛书收录了一批青年科幻作家的代表作 。 年轻作者们在《三体》树立的“硬核”标准之外 , 探索新的方向 。 “判断一个行业是否有潜力 , 就看有没有年轻人的涌入 。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科幻写作的群体 , 我对科幻的未来是乐观的 。 ”
杨庆祥认为 , 将科幻文学划分为类型文学 , 是比较机械的划分方式 , 比如 , 1818年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肯斯坦》 , 被认为是科幻文学的鼻祖 , 但同时也是严肃文学 。 科幻文学不缺乏文学性 , 更不是没有受众 , “在人大 , 商学院的、环境学院的、劳动人事学院的学生 , 他们都会看科幻” 。
不同于前辈们 , 王诺诺的第一个科幻作品 , 是在互联网上发表的 , 之后出版过《地球无应答》等作品 。 在年轻人云集的互联网问答社区知乎 , “科幻”是一个热门分类 , 有362万人关注 , 3.3万个问题引发过近50万次讨论 。 王诺诺的认证信息是“科幻作家” , 拥有近48万粉丝 。 用户点击和付费阅读 , 都可以为她带来收入 , 纸质出版不再是科幻作家的唯一出路 。
经济学出身的王诺诺 , 认为科幻文学是要首先满足核心读者的阅读快乐 , 打动了核心读者和版权需求方 , 会让科幻破圈更容易;等到了整体繁荣的阶段 , 不考虑商业的科幻文学也会有安身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