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帖&一幅只有二十七个字的书法,用笔独到,被称为“天下第六行书”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中书舍人,书法初学王羲之,后学颜真卿,取精用宏,加以遒劲丰润,自成一家,米芾曾评其书:“公权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相传穆宗皇帝曾问他笔法,他回答说:“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弄得皇帝立即“改容,悟其以笔谏也。”他所写的碑版极多,以致当时公卿大臣家的碑志,如果求不到他的字,就会被人们骂为不孝子孙,但行书流传极少,因此,就越发显示《蒙诏帖》的弥足珍贵了。




三希堂帖&一幅只有二十七个字的书法,用笔独到,被称为“天下第六行书”
文章插图

此帖也称《翰林帖》,曾刻入《快雪堂》、《三希堂帖》等,墨本藏于故宫博物院。用笔雄健,气势豪宕。第一行“公权蒙”三字联绵出之,字硕大,笔力纵横,如见柳公权血气方刚,精魄四射,被称为“天下第六行书”!



【 三希堂帖&一幅只有二十七个字的书法,用笔独到,被称为“天下第六行书”】
三希堂帖&一幅只有二十七个字的书法,用笔独到,被称为“天下第六行书”
文章插图

其后三行笔走龙蛇,曲折连环;行间大小错落,锋出则破空杀纸,游丝则刚柔兼济,气势一泻无碍。后三行,虽字由大而趋小,随手变格,转换出瘦劲面目,然而气脉贯通,豪气流荡至于终篇。




三希堂帖&一幅只有二十七个字的书法,用笔独到,被称为“天下第六行书”
文章插图

《蒙诏帖》,墨迹纸本,又名《翰林帖》,高26·8厘米,长57·4厘米,大字行书,计7行,27字,书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当时柳公权四十四岁,年富力强,正是他书法创作的颠峰期,所以字如惊鸿击空,游独弋,后人曾疑其伪,但明詹景凤《玄览编》说:“柳诚悬墨迹帖一卷是真。笔法劲爽而纵横悉如意也,盖自文皇、大令而自成家,奇妙竟日玩之不倦。”




三希堂帖&一幅只有二十七个字的书法,用笔独到,被称为“天下第六行书”
文章插图

此帖传为柳公权写的一通信札,告诉对方自己年老体衰,能力有限,虽然有个闲官职位,可也不能为别人办什么大事,请谅解自己的难处。




三希堂帖&一幅只有二十七个字的书法,用笔独到,被称为“天下第六行书”
文章插图

其文句如下:“公权蒙沼,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此墨本书于长庆元年(821),是柳公权四十四岁时作品。字形长短宽窄不一,或断或连,构成章法上的变化;笔墨浓淡轻重有致,形成层次上的变化。风格豪放雄逸,遒劲流丽,枯润秾,掩映相发。《蒙诏》—帖,具有顿挫郁勃,开阔跌宕的艺术特点。




三希堂帖&一幅只有二十七个字的书法,用笔独到,被称为“天下第六行书”
文章插图

白麻纸行草墨迹,共七行。帖字大小相间,大者如小拳,气势伟劲,用笔遒健酣畅,略无滞碍,为著名行草法帖之一。曾经南宋绍兴内府收藏,有“绍兴”连珠玺、“瑞文图书”、“贤志堂”、“木天清玩”、以及赵子昂、乔篑成、张绅、王常宗、陈彦廉等人印记,《快雪堂法帖》曾据以入石。




三希堂帖&一幅只有二十七个字的书法,用笔独到,被称为“天下第六行书”
文章插图

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