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张孝祥途经洞庭湖写下一首词,词意与美景融为一体,读来美不胜收( 二 )

中秋@张孝祥途经洞庭湖写下一首词,词意与美景融为一体,读来美不胜收
文章插图
接下来,词人直笔描绘了洞庭月夜的美丽:“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素月分辉”,是说皎洁的月光照在湖上,湖水的反光十分明亮,好像素月把自己的光辉分给了湖水。“明河共影”,是说天上的银河投影到湖中,十分清晰,上下两道银河同样地明亮。前两句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尤其是“表里俱澄澈”一句,可谓是全词的主旨所在,洞庭秋色美就美在“澄澈”二字上。这是表里如一的美,是光洁透明的美,这已不仅仅是写景,还寄寓了深意,展示了一种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行。中秋@张孝祥途经洞庭湖写下一首词,词意与美景融为一体,读来美不胜收
文章插图
“表里”二字,词人着重渲染了洞庭湖的湖水,前面两则着重句描写素月与明河都是为衬托湖水,所以第三句直写水光,表里二字从空中写至湖面,以至湖水深处。将这三句连贯起来,就会发现原来词人一气呵成为我们描绘这样的洞庭湖夜景:洞庭湖面,正是中秋已近,浩瀚水面如明镜,美玉般清澈明净,作者这一叶小舟,点缀于浩森水面之上,仿佛与整个湖水融为一体。此时,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水面没有一丝风儿,月光明亮,照彻湖面,星光,月光,水中天上交相辉映。这是一幅大自然至臻至美的图景,它表现了一种空灵的境界。什么是“空灵”呢?南宋学者严羽用这样一段话做了解释:“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通俗地说,这种镜花水月的境界,就是空灵的境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空灵有很高的评价,诗歌、绘画等艺术门类的理论中都有对这种境界的描述。尤其是中国绘画,讲究对空白的运用,置空作虚,使画中气韵自由往来,达到“空兮灵兮,元气氤氲”的空灵境界。而这种空灵在自然美景中常表现为秋夜、月光、澄澈的水等等一系列的事物。中秋@张孝祥途经洞庭湖写下一首词,词意与美景融为一体,读来美不胜收
文章插图
在张孝祥的这首词中,星光,月光,水光在与张孝祥的洞庭湖之行中,在这样一个时空中融为一体。词人一路行来,风尘仆仆,忧愤满怀,突遇如此清朗的夜色,这不禁让词人沉浸在洞庭湖水天一色的美景中,词人的心灵得到安宁和升华,尘世的烦恼也暂时被安放在了一边,于是他发出了对洞庭湖美景的赞叹。而这种美既是自然的馈赠,也是词人内心世界的折射。月光洒在微波荡漾的洞庭湖湖面上,词人悠悠然地泛舟湖上,他被这天地间的星光,月光,水光萦绕着,这不就是空灵的境界吗?上片最后两句“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大意是说:体会着万物的空明,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在词人眼中,洞庭湖是如此的澄澈明净,词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这难说的妙处是词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物默契融合的美妙体验。这种美妙的体验是任何美妙的语言和文字都无法描摹的、无法传达的,是只能用心去慢慢体会的。中秋@张孝祥途经洞庭湖写下一首词,词意与美景融为一体,读来美不胜收
文章插图
词人在上片描绘出一片“难与君说”的奇美景象,并非只立意于赞美洞庭湖美景,而旨在借洞庭湖美景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正是借景抒情的妙处。词的下片紧承上片之意,是词人的内心写照,词作以纵横的辞气将词人磊落的襟怀与洞庭湖秋夜澄澈明净的美景贴切的融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浑然天成。“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词人此番来到洞庭,并非是闲情逸致的游山玩水,而是被罢职北归。岭表是五岭以外的遥远地区,古来便是迁谪之地,这里指广西桂林。此前的乾道元年(1165),张孝祥又一次被弹劾,转往桂林任广南西路经略抚使。第二年六月又遭罢免。因此,张孝祥在广西的时间约一年,也就是“岭表经年”。在桂林的日子里,张孝祥虽然仕途失意,但仍然恪尽职守。据史料记载,他在广西期间“治有声绩”。张孝祥政绩卓然,却仍然因为主战的立场遭到排挤,被罢免官职,内心无疑是极其孤愤的,因此说“孤光自照”。俗话说“字如其人”,这一“孤”字,如见其人,将张孝祥爱国爱民的情怀以及他不计个人得失荣辱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