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华州剪纸该何去何从?( 二 )


剪纸艺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华州剪纸该何去何从?
本文图片

白明霞剪纸作品《万众一心奔奥运》
真正有史料可查的最早剪纸作品则是1967年在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址出土的北朝时期的《对马》团花 , 不难发现 , 最初的剪纸是和宗教祭祀仪式密切相关的 。 唐宋时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 , 装饰技艺也高度成熟 , 剪纸随之兴盛 。 唐诗中的内容也记载了剪纸艺术的高度繁荣 , 诗人李远在《剪彩》中就写道:“剪彩赠相亲 , 银彩缀凤真 。 双双御绥鸟 , 两两度桥人 。 叶逐金刀出 , 花随玉指新 。 愿君千万岁 , 无处不逢春 。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和藏经洞也都出土了唐朝五代的剪纸 。
剪纸发展至今 , 已经形成了各种流派 。 而华州剪纸则是陕西剪纸艺术的重要代表 , 以其构图豪迈、错落有致 , 整体感强 , 气势饱满为主要特征 , 显示出当地人奔放张扬的个性和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 用剪纸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俗传统 。 这个开在剪刀上的民间艺术之花 , 于2010年入选渭南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但说到华州剪纸的明天 , 白明霞并不乐观 , 在机器批量生产的时代 , 手工剪纸的市场被不断挤压 , 高昂的人工费造就的昂贵价格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 如果只是装饰物 , 何必花几千几万?可如果作为艺术收藏品 , 又能赢取多少消费者的心 , 使他们心甘情愿为民间艺术奉上“黄金白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 华州剪纸应该何去何从呢?
剪纸艺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华州剪纸该何去何从?
本文图片

艾晓剪纸作品《惩恶扬善》
就个人来看 , 不必过分纠结传统与现代的问题 。 众所周知 ,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 那个寄生于土地的“民间传统”显然在无声无息中发生着脱胎换骨的蜕变 , 剪纸也不得不随之走出乡村 , 告别乡土 , 走进现代化的都市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 诚然 , 逝去的“民间”土壤固然令人惆怅和眷恋 , 但谁也无法阻止这个“民间传统”终将渐行渐远 , 成为“远方” , 成为旧梦 , 成为传说 , 但应当看到 , 并非所有的死亡都注定是断裂的 , 也完全可能通过一种转化孕育新生 。 因此 , 一味地追忆传统 , 止步于形式上的传承显然是不够的 , 那么对剪纸艺术的进一步开拓和创新才是重点 。
唯有不断注入新思想、新观念 , 使之得以借助提供全新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创新的方式 , 介入当代精神文化的创造中 , 剪纸的生命才会被真正激活 。 但这样的创造 , 不能仅仅依赖于民间艺人的自发 , 更需要了解时代精神 , 具有独立思想、善于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 渴望自由表达的艺术家的参与 , 例如北京建筑大学设计艺术系教授赵希岗近年来的新剪纸艺术 , 将民间剪纸传统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的新剪纸作品中 , 很好地营造了神秘含蓄的东方意境 , 利用剪纸时空的灵活性 , 就势随形创造出无数浑厚饱满自由浪漫的形象 , 同时彰显了现代设计的形式力度 , 融入了时尚的风格元素 , 贴近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 把剪纸从昨天带到今天 。
剪纸艺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华州剪纸该何去何从?
本文图片

惠海平剪纸作品《全民战疫》
灵心慧婉雕镂时光 , 我们希望 , 华州剪纸宛如一珠常春藤 , 古老而常青 , 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水乳交融 , 并存前进 , 共同生长 , 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 走出陕西 , 名扬四海 , 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瑰宝 , 愿这棵古老的艺术之树常绿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