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儿时的家乡戏

【舞台|儿时的家乡戏】? 张中民
小时候爱看戏 , 而且爱看家乡戏 , 剧种多以豫剧(家乡人又称河南梆子)为主 , 还有曲剧(家乡人称曲子戏)和越调 。 那时候更爱看古装戏 , 不为别的 , 就是为了看一看那些身边的现代人 , 就像变脸一样 , 在后台经过那么一化妆 , 立马变成了舞台上的青衣、花旦、老爷、夫人 , 相公、小姐、丫鬟、仆人 , 红脸、花脸、小丑……尤其是当那五彩夺目的戏剧服装往演员身上一穿 , 水袖一摆 , 一个眼神 , 一个动作 , 真个是顾盼生辉 , 美目含情 , 不知倾倒了多少人 。 还有那皇袍加身的真龙天子 , 峨冠博带、盔甲裹身的文臣武将 , 短衫布衣的平民百姓以及奇装异服的江湖中人等 , 他们各有各的扮相 , 各有各的唱腔 , 一时间让人恍惚中走进了古人的生活场景 , 真是让人感到既离奇又古怪 , 既浪漫而又美妙 。
可惜我们家所在的村子小、实力薄、底子差 , 因而唱不起大戏 , 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去蹭外村的戏 。 好在那时人们都没有什么文化娱乐项目 , 好在方圆左近的村子经常会在春秋两季的农闲时节唱大戏 。 一是因为这两个季节气候温和 , 适宜人们户外活动 , 二是农闲时节无事可干 , 于是就有好事者开始张罗此事 , 图的是彰显实力 , 图个热闹 , 高档一点的 , 请个县剧团 , 低档一点的 , 请不起要价高的县乡剧团 , 干脆请来乡村剧团前来凑热闹 。 于是你方唱罢我方唱 , 这村唱了那村唱 , 这就有了攀比的成分 。 我差不多就是在那个时候看了许多传统的古装戏 , 什么《穆桂英挂帅》《秦香莲》《打金枝》《下陈州》《花木兰》《抬花轿》《南阳关》《桃花庵》《安娃送米》《钓金龟》《刘塘下南京》《包公辞朝》《卷席筒》《诸葛亮吊孝》等 , 看得多了 , 不但熟知故事情节 , 而且还会学着他们唱上那么一两段 。 有时走在回村的路上 , 我也会在没人的地方 , 一个人扯开喉咙 , 装模作样地吼上两嗓子 , 顿时感到心胸开朗 , 浑身舒泰 。
后来随着年事渐长 , 时代变了 , 社会也变了 , 娱乐项目也在随之增多 , 于是人们不再局限于在露天舞台前看那些演技不高的家乡戏 , 转而开始气定神闲地坐在电视机前 , 手里拿着遥控器 , 欣赏戏剧舞台上的精彩节目 , 什么京剧、越剧、黄梅戏、晋剧、吕剧、秦腔、河北梆子等 , 天南海北全国各地的众多剧种都能看到 , 而且演员、服装、道具、舞台设计、音响配器等都是超一流的 , 远非过去的家乡戏所能比 。
当然 , 物质条件的丰富 , 也带来了人们精神上的享受 , 自然受到观众的追捧 , 而且这时我们所能看到的剧目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 , 古代戏和现代戏交相辉映 , 从古代戏缠绵悱恻的才子佳人悲欢离合 , 到朝野之争将相演绎 , 再到《朝阳沟》《焦裕禄》《红灯记》《沙家浜》《江姐》《人欢马叫》等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戏 , 都表达出了表演者对真实人物的塑造 , 和对太平盛世的歌颂赞美与美好展望 , 真个是生、旦、净、末、丑 , 声情并茂 , 唱腔优美 , 花样繁多 , 让人目不暇接 , 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 让我们寻找到了精神上的愉悦 。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 继电视走进千家万户之后 , 电脑、手机的普及 , 各种先进科技的视听技术和软件不时闯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 在极大满足我们精神需求的过程中 , 我还是怀念儿时的家乡戏 。 村边或者田野里 , 随处找片开阔的地方 , 木杆一栽 , 高音喇叭一架 , 周围用苇席或者高粱箔一围 , 幕布一罩 , 简易的露天舞台一搭 , 演员登台一唱 , 那气氛、那感觉立马就来了 。 至于围绕唱戏所设在边上的包子油馍胡辣汤、花米弹、冰糖葫芦串、甘蔗以及糖果点心等各种零食小吃 , 一个摊点一个摊点地摆开 , 像是在搞展览一样 , 则又形成了戏场上的另外一景 , 吸引着众多大人孩子的目光 。 看着那些一个个流着口水 , 恋恋不舍地站在摊点前痴迷不走的样子 , 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 此外 , 还有那些姑娘小伙儿 , 这时也会在媒人穿针引线的介绍下 , 找个背人的地方 , 不是相亲 , 就是趁机躲在一边卿卿我我谈情说爱 , 要么像牛郎织女那样 , 隔着人群遥遥相望 , 眉目传情 , 暗送秋波 , 随着戏台上故事情节的发展 , 和舞台上的剧中人物一样 , 吸引着另外一些人的目光 。 这情景、这气氛又是多么的真实和活色生香 , 多么的让人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