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的影响如此积极,是不是代表中国艺术界就应该对其全盘接受呢?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青生表达了不一样的看法,他从中国当代艺术史教学的角度来回答了为什么当时选择了博伊斯,而没有选择沃霍尔,作为教学的标杆和超越的台阶 。
文章图片
博伊斯,《油脂椅》
文章图片
明日波普
文章图片
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成为安迪·沃霍尔”展览现场,UCCA Edge,2021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介入艺术并不是说有一个线性的、要求传递某种知识的目的,它可能更多的是要去唤起一种知觉 。它给人带来的收获,更多是由内向外的启示,从主体自身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音乐人张守望从自己的观察经验切入,以极简音乐在当代应用的广泛性,讲述了波普乃至其他前卫文化深入渗透到生活中包括设计、音乐、影像等方方面面的现象 。UCCA副馆长尤洋认为,这点明了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规律,每一个时期所谓前卫的艺术形式,经过时代的变迁,都会被沉淀成为一般性的图像形式 。此时的波普润物无声,它在明天还会持续存在,其本身就沉淀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以及各个文化现场的角落 。
尤洋引用了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安东尼奥·葛兰西的论述,即创作者的前卫意识,它的关键在于作品激发公众参与到大众文化的创造中来,展现他们潜力的可能性 。这种前卫意识我们也许在波普的一种当代形式中寻得一瞥 。网络意见领袖大睿睿认为这种形式便是如今风口浪尖的潮流艺术 。相比小众文化、精英文化,大睿睿觉得潮流艺术代表的更多是圈层文化,其特点是彼此独立的交际圈 。在圈层文化的时代,文化的话语权下放给了大众,虽然自上而下的精英文化影响也许永恒存在,但是在波普文化影响的大环境下,任何文化都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成为影响社会的力量 。
当然,潮流艺术在成为历史之前,还需要经过一个反思的阶段 。前两场对话反复强调着波普艺术是如何反映它的时代精神 。在潮流艺术上,嘉宾们观察出其关于当下盛行的自恋文化,包括能够快速复制等特点的缩影 。潮流艺术往往包含一个孩童或小玩偶类型的拟人化形象,方便其拥有者投射其自我形象 。在宣传上,它通过能够快速捕获注意力,并简单可复制的模式来给消费者营销 。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当下大众传媒时代的部分特征 。它会不会成为明日的“波普”,还是作为“波普”的余波短暂的璀璨,当时代的浪潮前进,我们会获得答案 。
- 美丽家园@落叶课堂后,居然涌现那么多蓝媒“艺术家”
- 袁侃@当石库门遇上当代艺术,来今潮8弄体验一场“城市奇遇”
- 冬奥&青年艺术家走进怀柔山村送春联写福字,冬奥元素融入乡村年味
- 艺术家$俞晓夫新展:信笔“闲聊”,灵动的“上海表情”跃然纸上
- 作品展|郑海鸥艺术作品展在阳江市美术馆展出
- 矿晶|椰视频|“国际矿晶艺术展·晶华”海口展出 展出33件珍贵矿晶藏品
- 春联|青年艺术家走进怀柔山村送春联写福字,冬奥元素融入乡村年味
- 国潮#青岛啤酒联合卡罗尔·林和温贝托·梁共同企划艺术空间正式揭幕
- 拍卖|100%成交,这场数字艺术品拍卖拿下白手套
- 陈伟@当代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陈伟 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