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国|选读|《考古中国》:唤回我们的文化记忆( 二 )


有学者对这些“大遗址”的重大意义做了提炼:第一是认知中国文化之源的地位;第二是拥有探索中国国家文明起源的意义;第三是展现中华文明5000多年连续发展的最佳例证;第四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诠释;第五是对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国土大国与文化大国的空间表达;第六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共生、相互辉映的典型例证 。本书推出的15处大遗址就从各个方面对上述历史意义做了生动的阐释 。
考古中国|选读|《考古中国》:唤回我们的文化记忆
文章图片
大发现见证中国考古百年史今年,正好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百年 。本书收录的这15项考古发现,从1921年发现的河南渑池仰韶村,到2020年发现的陕西靖边清平堡,就是中国考古百年发现与研究史的缩影;从“50后”到“70后”的14位考古学家,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直至今日,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转型与发展 。
从这些大发现中,我们可以窥见若干考古学方法技术的进步,嘉惠学林 。譬如,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先生,系第一代“海归”,他在主持安阳殷墟发掘工作之初,就开始安排对遗址进行地形测绘,到了发掘后期的20世纪30年代,殷墟的发掘方法已经由原来局限性较大的窄探沟法改为全面采用大规模探方法,从而发现了大量遗迹现象并基本上摸清了其结构和相互关系 。李济先生对殷墟陶器和青铜器的研究可以看作是中国考古类型学的肇始,而梁思永先生在殷墟发掘中对“后冈三叠层”的判定,则标志着考古地层学在中国的确立 。
考古中国|选读|《考古中国》:唤回我们的文化记忆
文章图片
二里头铜爵
全球文明史视角下的古代中国
英国艺术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牛津大学教授杰西卡·罗森爵士,是在童恩正教授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特殊的人文地理学概念,她称之为美丽的“中国弧” 。她认为,古代中国的版图可以从自然和文化的角度分为3个区域:一是东南的中原地带;二是西北方的草原地带;三是在这两个气候、经济、文化颇为不同的地理区域中间的那个弯弯的、像半月形的区域,就是“中国弧” 。
罗森教授认为,在“中国弧”的西侧,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步伐和整个欧亚大陆中心地区同步;在“中国弧”的东侧,古代中国则是另一种独特的面貌,与欧亚草原的发展步伐并不一致 。正是这个美丽的“中国弧”,成为东西方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中国弧”是理解欧亚历史长时段效应的一把钥匙,是一个“超稳定结构” 。更有学者指出,半月形文化带的形成显然与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出现有很大关系 。可以说,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和“中国弧”,就是我们从欧亚大陆文明史的视角解读早期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
是的,中国从来就不是自外于世界的,它一直是在汲取其他文明体先进要素的基础上扬弃、创新,生发出自身特色的 。2018年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请国家文物局、教育部、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有关情况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代表项目执行专家组在介绍中说,“中华文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的影响 。源自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并改造生发出崭新的面貌” 。这显现了我们在看待自身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关系上的一种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