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别裁&这首短短20字的诗,被誉为一字难改,是唐朝最奇特的诗
唐朝之所以被称为“盛唐”,文化上的繁荣占了相当一部分原因,说到唐朝的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唐诗了,据统计,清朝官方整理的《全唐诗》中诗的数量就多达49403首,唐朝的诗作当然不止这些,但已经足以让我们从这些优秀的作品中窥见大唐当年的文化盛景。
优秀的诗一定要有丰富的内涵,唐诗里面的精品实在太多了,没办法一一列举,那我们今天就只列举一首五言诗,这首诗被誉为“一字难改”的奇诗,只有20个字,却获得《唐诗别裁》、《说诗晬语》等盖章认定为“绝调”。
还有一点非常有意思,那就是这首诗的精髓处,女人可能读一遍就懂,男人读十遍也未必会懂,还可能吐槽这有什么难的,不明白这种简单的诗“绝”在哪。
文章插图
这首诗是唐朝大臣王建所写,王建出生于公元765年,他从小家境贫穷,靠考上进士改变人生,做过太常寺丞,一生官职不算高,所以接触了很多平民。
之所以要交代王建背景经历,是因为按照心理学的分析,能凭自己本事从底层爬上去而且不翻车的人,起码会有观察入微心思细致的特点,这个在分析王建诗的出众时会提到,看看这首诗的内容,你就明白了:
新嫁娘词其三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对,就是这首简单的诗,很多人读书的时候都见过,但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它得到的评价居然那么高,《唐诗别裁》用“诗至真处,一字不可移易”来评价它,意思就是,这首诗要改一个字是不可能的,不管哪个字改动,都会让原诗的意趣变化,那就失去了最佳的真味。
文章插图
那么,王建这首诗到底高超在哪?首先,我们不管王建当时是不是想借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思想,这首诗的内容,明明白白就是在写唐朝婚俗:新娘子进门3天后,要给婆家人做一桌美味可口的饭菜。而这首诗要表达的当然不是做菜的过程,不能像苏轼写《猪肉颂》一样把菜谱列出来;
评价一首诗好不好的第一点,是看它有没有通过词句把作者的想法精简表达出来,不多说废话,也不错漏什么地方。那么王建要表达啥?既然不是新娘子做菜的菜谱,那就是新娘子的智慧了,她到了婆家之后必须小心谨慎,因为这里是她将来生活的地方,她要听公公、婆婆和丈夫的话,如何让他们满意自己,是当下首要目标。
而王建要突出新娘子在这种处境中的小心、聪明这2点,4句都有明白体现,第一句“三日入厨下”,说明她严格遵守当时的婚俗,不敢偷懒;第二句“洗手作羹汤”,讲卫生可是好习惯,而且充分显示了新嫁娘的郑重,毕竟是在婆家第一次下厨啊;
文章插图
第三句“未谙姑食性”,就是说她把饭菜做好了,但忽然想起,自己的口味也许和婆婆不一样呢?这里又点出了新娘的谨慎、紧张,丝毫不敢出错;第四句则是点睛之笔,“先遣小姑尝”,小姑就是新郎的妹妹,新娘不确定婆婆的口味就找小姑子试试,她很可能已经获得小姑的认可,小姑才愿意帮她忙;
还有一点就是点出了新嫁娘的聪明,她知道小姑长期在这个家生活,对婆婆的口味再熟悉不过,或许她们俩口味就是一致的,要是小姑觉得好吃,那婆婆也不会觉得差。
王建只寥寥几笔,一个灵敏巧思的年轻新妇形象就跃然纸上了,除了勾勒人物成功,王建也把自己要表达的东西全带上了,不够细心可写不出。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冬奥&青年艺术家走进怀柔山村送春联写福字,冬奥元素融入乡村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