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铁血宰相的家庭和“朋友圈”|草地·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 三 )


少年王安石就在这样一个虽然清贫但充满温情,虽然不断迁徙但总是洋溢着书香的大家庭中成长。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和风土人情,就这样在他脑海中扎根生长。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后来发生的很多次王安石不可思议的辞官不就,实际上早已埋下伏笔。
17岁时,王安石随补官为江宁判的父亲到任所,没承想,后来5年的江宁生活,塑造了王安石的世界观。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见识的提升和交往之人素养的不一样,王安石开始苦苦思索人生的重大命题: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到底是追求一个人的功名利禄还是努力为社会做出一些有益的事?那个每天呼朋引伴的少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端坐书斋如饥似渴获取知识的剪影。“为己是学者之本,为人是学者之末”的理念,由此在内心种下。通过上下求索,王安石已经确立了超越世俗价值观的人生目标。多年后,王安石在诗中袒露了这段心迹:
丙子从亲走京国,浮尘坌并缁人衣。
明年亲作建昌吏,四月挽船江上矶。
端居感慨忽自寤,青天闪烁无停晖。
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
吟哦图书谢庆吊,坐室寂寞生伊威。
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
丙子从亲走京国,浮尘坌并缁人衣。
明年亲作建昌吏,四月挽船江上矶。
端居感慨忽自寤,青天闪烁无停晖。
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
吟哦图书谢庆吊,坐室寂寞生伊威。
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王安石年轻时走上科举之途,竟是为了解决一家人生计的无奈之举。19岁时,一场突然的家庭变故,让潜心攻读的王安石不得不从书本抽身,直面惨淡的现实:父亲突患急病离世,年仅46岁。斯时,最小的弟弟安上还在襁褓之中,祖母已经75岁高龄,大哥安仁科举未第,尚在一州县任学官,二哥安道还没步入仕途,家中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一大家子生存面临巨大的困难,连安葬父亲的能力都没有,更不要说扶柩还乡了。
居丧尽孝期间,王安石不得不思考赡亲养家的重任,不是长子的他,在现实的家境面前,实际上自觉和不自觉地担起了长兄的担子。对于仕宦之家的子弟,科举考试无疑是一条好的路径,但此时,奋发图强的王安石“为己之学”才刚刚拉开大幕,追逐功名利禄并不是他内心的意愿,但现实必须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在此后的岁月中,他向友人虞醇如是感慨:
辍学以从仕,仕非吾本谋。
欲归谅不能,非敢忘林丘。
临餐耻苟得,冀以尽心酬。
万事等画墁。虽勤亦何收?
扬扬古之人,彼职乃无忧。
感子抚我厚,欲言只惭羞。
辍学以从仕,仕非吾本谋。
欲归谅不能,非敢忘林丘。
临餐耻苟得,冀以尽心酬。
万事等画墁。虽勤亦何收?
扬扬古之人,彼职乃无忧。
感子抚我厚,欲言只惭羞。
在给友人张太博的书信中,说得更加直白:“中不幸而失先人,母老弟弱,衣穿食单,有寒饿之疾,始怃然欲出仕。”
幸运的是,22岁的王安石在庆历二年(1042年)参加科举考试不仅高中,还以优异的成绩名列一甲第四名,而他的大哥安仁到了37岁才中进士,但几个月后就病死了。
王安石一生有两项事在史册上留下了身后名:一是发动了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二是一生累计辞官多达30多次。在基层地方官员任上,面对调他到京城令同事们羡慕的敕书,一次次地坚辞拒绝,辞得最多的一次任职,居然辞了8次。下面,我们来看看王安石的辞官轨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