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为什么每个冬天我们都要再看一遍《请回答1988》?( 三 )


如今看来 , 这保守不仅真实 , 也珍贵 。 它表达的是最传统的爱情观:谨慎选择 , 矢志不渝 。
《请回答1988》在回答什么?剧中德善爸爸说:「我们的一生就这么过去了」 , 对于双门洞的老一辈 , 孩子们的成长和幸福是他们的梦想 , 也是对岁月做出的回答 。 而在年轻一辈的心中 , 虽然整剧以爱情为主线 , 是在向自己18岁的青春作答 , 解决悬念 , 但在回忆的最后 , 德善说 , 最怀念的是当时「泰山一样的父母」 。
与爱情相比 , 《请回答1988》中父母一辈的情感更为厚重深沉 。 双门洞的五个家庭互相陪伴 , 互相扶持 , 一起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 真正体现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 远亲不如近邻 。
所以不仅仅是爱情 , 而是爱和情 。 因为携手共度过漫长的岁月 , 共同分享过几乎所有的生命体验 , 身边的人才不可替代 。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 , 人们缔结出紧密而深厚的情感关系 , 使得双门洞像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大家庭 。
《请回答1988》中回忆剧情的时间跨度将近十年 , 对于我国观众而言 , 剧中的怀旧氛围恰好与我们对八九十年代的记忆高度重叠 。 无论是红白机、卡带、漫画、流行歌曲、香港电影这些文化符号 , 还是「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的信念——那是热火朝天的、自由的、积极的社会氛围:只要努力就会有美好的未来 。 而更为熟悉的 , 则是「双门洞大家庭」指代的社会形态:以社区为单位的熟人社会 , 充满浓厚的人情味儿 。 虽然剧中的生活方式不一定熟悉 , 集体记忆也未必能共享 , 但那些被唤起的悲欢和乡愁是共通的 , 超越了时代与国别 。
因为|为什么每个冬天我们都要再看一遍《请回答1988》?
文章图片

3
《请回答1988》的最后一个镜头 , 是德善回到了双门洞 , 经过已经破败的房屋和街道 , 推开阿泽房间的门——儿时的小伙伴们和当年一样 , 正并排坐在那里呼唤她:「德善 , 快来啊!」
这一幕让人泪下 , 因为这是2015年对1988年的呼唤 , 是对业已逝去的情感形态的缅怀 。 《请回答1988》整剧以回望的姿态讲述过去 , 细数当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 讲述人已到中年 , 搬离了当年的大家庭 , 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 有了自己的子女 , 他们的后代已不可能在父辈、祖辈曾经历过的那种生活模式中长大 。
与《请回答1988》相似的剧集 , 美国有《老友记》《生活大爆炸》 , 我国则有《我爱我家》《东北爱情故事》和《情满四合院》等等 。 这些剧集的共同点 , 表面看 , 都是温情的轻喜剧(情景喜剧) , 而其内核 , 则是传统熟人社会的影视化表达 。 它们营造的是这样一种意识形态:在凶险的大社会环境中 , 我们能够为自己营造出一个紧密坚实的小团体 , 无论是经济上 , 还是精神上 , 团体为我们提供坚实的后盾 , 作为打拼之余的加油站和安全港湾 。
这也是它们能够成为经典 , 能够一直慰藉我们的本质原因 。 从心理层面去解读 , 它们抚慰的不是其他 , 而是最致命的孤独感 。
然而 , 事实是社会发展和都市化早已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模式 , 家庭和社区作为社会的最小单位 , 无论是实体还是概念层面 , 都已趋近瓦解 。 「家庭」这个词 , 在近些年的影视剧作品(如《都挺好》)中 , 不再能成为安全港的象征 , 而更多是作为个人发展的拖累 , 成为打拼的对象而非后盾 。
——双门洞早已不再 , 在原子化生存的今天 , 我们该去何处寻找情感加油站和安全港湾?虚拟社区还是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