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博物馆|博物馆文创越来越“卷”了!

博物馆文创也越来越“卷”了!“考古盲盒”卖到脱销、“唐宫小姐姐”火遍全网、三星堆文物“上新”成“顶流”……2021年的中国博物馆文创界 , 可谓从头“卷”到尾 。 最近 , 湖北省博物馆“出圈”了!其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的数字藏品正式对外发行 。 10000份 , 在支付宝上线3秒即售罄 , 引发热议 。
左手科技 , 右手文明 。 拥抱未来 , 博物馆兴起新浪潮 。
博物馆 , 更会玩儿
“不创新 , 没有一家博物馆的大门能够开得下去 。 ”正如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说 , 文物也必须“活”起来 。
今年年初 , 一场《唐宫夜宴》舞让河南博物院火爆出圈!十几位小姐姐浓妆艳抹、娇憨可人地赴宴 , 而真正的“主角”却是虚拟背景中的许多国宝级文物——莲鹤方壶、妇好鸮尊、贾湖骨笛……这些曾经冷僻的名字 , 如今被年轻人津津乐道 。 90后王倩 , 是一名文博爱好者 。 以前 , 每去一个地方的博物馆 , 她都会保存票根 。 而后来 , 她的打卡方式 , 变成了购买文创等周边产品 , “感觉更有意思 , 也符合我们年轻人的喜好 , 更有感觉 。 ”文创的形式 , 在科技的加持下 , 正不断推陈出新 。 业内人士指出 , 例如5G+AR技术 , 应用于博物馆策展和展陈展示中 , 可以让人们穿越时空 , 实现了“人在古人画中游”的梦想 。 数字技术不仅能让人们随心所欲地“云游”博物馆 , 还可以“无中生有”“以假乱真” , 创造出虚拟与现实融合的网络时代文化体验 。 今年4月 , 一场名为“丝路美地”的数字敦煌展活动 , 作为中国敦煌活动年开幕的重磅展览 , 引发国际关注 。 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画 , 向观者讲述著名的佛经故事 。 行走于满目绚丽的艺术宝窟中 , 人们会惊奇地发现:这一展览是高科技复制款 , 几乎可以乱真 。 湖南省博物馆则用AR、VR、三维影像制作等技术 , 再现了宋朝人的“慢生活” 。 伴着悠扬的古琴乐曲 , 宋朝文人雅士呼朋引伴、游山玩水、赏花饮酒 , 好不惬意 。 据悉 , 这个360度全景线上虚拟展厅里 , 细细数来 , 竟隐藏了80余件文物 。 人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 , 不再是沉睡、沉默的文物 , 而是活色生香、触手可及的历史与文明 。
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推广
网络技术的发展 , 让博物馆文创越来越“内卷”了 。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0年世界博物馆报告 , 去年 , 博物馆平均闭馆155天 。 因疫情防控需要 , 中国博物馆的平均闭馆时间是30天 。 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 国内多家博物馆探索云展览、云直播 , 寻求“云”出圈 。 不过 , 博物馆“登云入网”并非只在前端和展厅 。 10月29日 , 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的数字藏品 , 通过支付宝平台正式对外发行 , 上线即售罄 , 相关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 。
湖南省博物馆|博物馆文创越来越“卷”了!
本文图片

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
“60多万人抢1万把剑 , 3秒就没了!”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直言 , 此前完全没想到:“如此的轰动效应 , 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 , 而且我们好多同事守着手机都没抢到 。 ”新青年们 , 正在跃跃欲试 。 支付宝数据显示 , 购买者来自全球各地 , 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 科技 , 让博物馆远离昔日“高冷”的形象 , 带着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 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 是如何做到的?王先福认为 , 数字藏品让古文物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年龄界限:“打造新的文化场景 , 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推广传统文化 , 事半功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