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丝织为锦 , 七彩华纹为绣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 以山脉为梭 , 河流为线 , 风云织经 , 诗情绣纬 , 在7800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 镌画着一方锦绣家园 。
【农场|【喜迎党代会】锦绣六师·土墩子农场篇(附视频)】自东向西、由南至北 , 从阿尔泰山到天山 , 从开垦河到玛纳斯河 , 从青格达湖到千岛湖 , 从将军戈壁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 大自然将佳山胜水、多彩矿藏和丰盛物产毫不吝啬地馈赠给这片大地 。
这里
每一寸山水都是风景
每一处风景都有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是传奇
岁月更迭 , 沧海桑田 , 这片大地的内在始终如一;气象万千 , 日新月异 , 这片土地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始终如一;天华物阜、地毓人杰 , 一代接续一代 , 耕耘始终如一 。
在六师五家渠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际 , 让我们用全新的视野 , 领略如诗、如画、如歌的锦绣六师·土墩子农场 。
请看视频
沿着唐朝路继续西行 , 在土墩子农场观瞻六师最古老的建筑 , 参悟古人的智慧 。 这个于1955年成立的农场因这处土墩而得名 , 这处土墩已经在唐朝路上屹立了1300多年 。 它的身影曾频繁地出现在唐宋诗人的诗行里 , “登高望烽火 , 谁谓塞尘飞”、“ 烽火照西京 , 心中自不平” 。 它就是烽火台 , 又称烽燧 , 它的名字象征着战争、战火和战事 , 趋吉避害 , 向往和平安宁的人们于是称它为土墩子 。
本文图片
复原它的外貌 , 它应该身高在12米以上 , 在它的目距范围内 , 每隔10里便设一座烽火台 , 彼此相望 , 沿着丝绸古道一路排列 , 宋代马之纯诗云“此到西陵路五千 , 烽台列置若星连 。 ”
烽火台 , 因战事而生 , 是当时最快的通讯设施 , 是现代光通信的鼻祖 , “不用赤囊来塞下 , 可须羽檄报军前” 。 来自边关的战情警讯转换为烽火台上燃起的狼烟和火焰 , 烽烽相传 , 燧燧相接 , 一昼夜可飞越3500多公里 。
坚守的烽燧维护着西域的安宁和丝绸之路的畅通 , 是守望时空的年轮 , 它记载着战乱与和平、分裂与统一的历史巨著 , 它讲述着烽火连天的蹉跎岁月 , 也见证着太平盛世的欢乐年华 。
同是见证者的古老建筑 , 土墩子古清真寺的一石一木、一梁一柱在雕镂描画的线条和色彩里 , 呈现着力学艺术的精巧美妙 , 解读建筑语言的博大精髓 。
本文图片
土墩子古清真寺于1894年由汉、回、哈等多民族群众共同出资筹建 。 整体按道教八卦方位布局 , 大门为佛教寺院式山门结构 , 是新疆唯一有斗拱的砖木结构清真寺 , 在漫长的岁月中 , 斗拱作为中国建筑独有的构件 , 无论从艺术和技术上 , 都承载着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和气质 。
清真寺大殿顶部采用歇山式卷棚顶架构 , 极具汉唐建筑风韵 。 殿内彩绘融合苏式彩画、旋子彩画等形式 , 廊柱基座上、壁龛窑殿旁 , 莲花、宝瓶、铁刹等图案被绘制在最显眼的位置 , 这是佛教和道教的符号 , 二龙戏珠、倒挂蝙蝠、生命之树等吉祥喜庆的纹饰装饰着整座建筑 , 创造它的建筑师们用天然的美学 , 把中原文化的印记留在这座伊斯兰古建筑上 , 每一个细节都是多种文化交流融合的智慧结晶 。 古往今昔 , 在这片土地上的不同民族 , 早已经有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交流 ,
寻根溯源 , 它们所保留的记忆 , 阐释了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 , 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灵魂 , 是各民族对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情感认同 , 是各民族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美好向往 , 无论时光过去多久 , 气象恢宏、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的根与魂从来没有变过 。
- 桃花源&有舍有得,不负不欠
- 网络|【爱伦“混”世心语】面对八风的历练
- 冯恩昌|【临朐印记】冯恩昌:?听琴与写诗
- 祭祀坑#河南殷墟王陵区新发现460多座祭祀坑
- 乐·观空间@组图:“乐·观空间”首展开幕 展现“一老一小”特色文化的交融和传承
- 广西|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 三星堆|二里头的罕见玉器竟来自三星堆?
- 骨法$晏本立/澡雪精神——庆祝第24届冬奥会中国画24家学术邀请展
- 风雨同路@「作品欣赏」喜迎华诞,书法家孙大纯以书法礼赞伟大祖国
- 白羊座|脉脉潜行,林凡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