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瓢#胶东见闻在莱阳乡村集市上“买葫芦”的一次经过
有可能是小时候受《西游记》和《葫芦娃》的影响太深,即便是到了三十多岁的年纪,笔者每次看到葫芦,总还视之为“宝物”,心中常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体现在行为上,那就是“想买”。城里虽然也有卖葫芦的地方,不过大部分都是经过雕琢之后的工艺品。而笔者想买的,则是那种原模原样的葫芦。而很显然,后者主要出现在乡村大集上。因此,当有机会路过集市时,笔者常会专门寻找卖葫芦的摊位。曾几何时,葫芦在乡村种植的十分普遍——这不光是因为它们好看,更因为它们有用。大的葫芦可以制成大瓢,用于舀水;小的葫芦可以制成小瓢,用于舀面。而其他适当大小的葫芦,还可以加工成酒壶或其他器皿,可谓用处多多。
文章插图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金属制、塑料制、木制的器具,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主流。而传统的“葫芦瓢”,非但在城里难以见到,即便在乡村,也多半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在坚持使用。需求影响供给。用葫芦瓢的人少了,种葫芦的也逐渐不多,相应的,赶集时的葫芦摊位也就鲜见了。偶尔能见到一些,葫芦的数量也大都比较有限。正因为以上缘故,当前些天笔者在莱阳山前店大集上偶遇一个比较大的葫芦摊位时,心中就很觉兴奋。
文章插图
摆摊卖葫芦的,是一位老奶奶。她就是当地人,年龄已在七旬开外。严格来说,这位老奶奶不仅仅是卖葫芦。在面积不大的摊位上,还放着一些小油菜和天麻。包括葫芦在内,这些东西都是她亲手种出来的。在摆摊时,她将葫芦按照大小分为了两类。个头大的,都系上了红绳;个头小的,则无此装饰。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这些葫芦的表皮未经加工,大致保持了原始的模样,虽然带有一些黑点,但瑕不掩瑜,整体的品相还是挺不错的。以此不难看出,老奶奶应该是个细心人。而这一点,还体现在她提前为葫芦配对的举动上。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在价格方面,她定的也还算实惠。小葫芦一个在五元左右,大葫芦则从十块到四十多不等。笔者虽然觉得都还不错,但由于家里之前已经攒了一些,因此最终只挑选了一个。待到付款之际,出现了一段小插曲。老奶奶不会手机支付,而笔者则没带现金,正在发愁之际,旁边一位相对年轻的摊主热情帮忙。我扫他的码,他把钱给了老奶奶,这笔买卖才成交了。笔者到达集上之时,已经不算太早,按说老奶奶的摊位在之前就应该开了张。但在我买了一个葫芦之后,老奶奶心情之喜悦,看起来就像是刚开张一样。人逢喜事精神爽,因此,当我提议她跟自己的葫芦合个影时,老奶奶欣然同意。
文章插图
- 葫芦#青岛即墨:放下锄头拿起笔头!金口镇的书画村飘出“文化年味”
- 胶东|写给威海的一纸情书:纸短情长 情深一往
- 薛一瓢$名医叶天士和人比试医术,却故意不治一位病人,无人知晓缘故
-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我有一瓢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些古诗词宴会上让酒更美情更真
- 盖子|壶到了,福到了,2022年我的第一把壶,就是这把古韵十足的老石瓢
- 环翠里&第一届胶东散文年选最佳作品奖系列—石爱云
- 茶叶罐$牛x玩法! 这种葫芦的一定不能错过, 老玩家都在玩!
- 邕江|广西邕江边现罕见场景,钓鱼人纷纷打重窝,还带上帐篷和锅碗瓢盆
- 齐白石!齐白石最得意的葫芦画,称百年后不值百金“作鬼”痛哭,却被偷走
- 冰糖葫芦#过了腊八就是年,就地过年也要年味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