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戏#“上戏416女团”用京剧唱古风,非遗还能这么玩?

最近,来自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的五个“00后”女生,凭借京剧戏腔翻唱古风歌曲的短视频,连续登上抖音热榜。被网友称为“上戏416女团”的她们,激发了不少网友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以前不理解老一辈为什么爱看京剧,现在懂了!”一条高赞的评论,道出了不少观看者的心声,也启示我们: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展示非遗,有助于让更多年轻人走近非遗、“懂”得非遗,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上戏#“上戏416女团”用京剧唱古风,非遗还能这么玩?
文章插图

舞台上着戏服的“416女团”。
近年来,非遗借网络跨越时空、绽放异彩。在各种短视频平台上,有越来越多“95后”“00后”创作者专注于非遗的匠心演绎和新颖呈现。前不久,一段“一竹载轻裳,起舞云水间”的表演视频让不少人直呼“惊艳”。来自贵州省遵义市的“95后”姑娘杨柳,一袭长裙,挽着发髻,脚踩竹竿,在水面翩然起舞,将黔北地区的传统技艺——独竹漂,演绎出飘逸绝尘的武侠风范。7岁学艺、落水千次、无数次摔倒……短短几分钟的表演,背后却是十八年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正如杨柳一样,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中,凭借着扎实的功底和创新的表达,赋予那些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以新的生命,也有力提升着年轻群体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知悉度和喜爱度。
【 上戏#“上戏416女团”用京剧唱古风,非遗还能这么玩?】 如今,从非遗文创产品走俏市场,到一系列非遗短视频火热“出圈”,都反映出“Z世代”正在越来越广泛、深入地拥抱传统文化。因为喜欢古筝,选择在法国街头弹奏,让古老的东方文化在异国绽放;因为喜欢苗族银饰,选择大学毕业后回乡成为一名银匠,帮助更多非遗手艺人传承技艺;因为喜欢棕编,选择重拾爱好,不断以巧妙的创意,受到粉丝们的追捧和喜爱……这些年轻的非遗传承人和创作者们,用忠于文化内涵的讲述,属于当代的创新表达,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通过一次次的悉心创作展示非遗之美,帮助传统非遗文化走向大众,也让人们欣慰地看到,国风非遗,后继有人。
岁月无言,却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铭刻下历史的文脉、民族的记忆、精神的基因。只有让文化遗产不只是一件件静止的作品,更是活在当下、活在生活中的物品,才能让人们感悟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更好延续文化根脉。如何让文化遗产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变成“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何通过创新转化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不仅需要非遗传承人与创作者们的执着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智慧与合力。
有人这样感慨,非遗的“遗”,既有“遗传”“遗产”之意,亦有“遗忘”“遗失”之忧。我们需要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对抗遗忘、对抗遗失。非遗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无论是保护还是传承,最好的方式是成为日常所需,融入到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现在年轻人热衷于把打卡博物馆当做休闲方式,喜欢购买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青睐陕西剪纸、遂昌龙粽等非遗伴手礼……凡此种种都说明,越是与生活相融、越是与公众相亲,就越能擦亮我们的文化瑰宝。
非遗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需要被看见、被了解、被热爱,这正是许多短视频平台可以发力的优势领域。我们期待平台的宣介力度不妨更大一些,吸引和引导更多的年轻人将智力与精力投入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之中。相信在更多年轻人智慧与活力的激荡下,非遗可以和我们的生活建立起更广的连接,越发成为文旅消费的“新秀”、备受欢迎的“潮流”和当地增收致富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