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话收藏大家刘钢( 三 )


互联网|对话收藏大家刘钢
文章图片

竞拍《赶火车》是一场“厮杀” 。 2003年 , 当时刘钢和太太坐在拍卖现场的后排 , 另一位从台湾来的藏家坐第一排 , 两人从100多万开始 , 5万一口 , 一直加到300多万 。 拍到200多万时 , 第一排台湾藏家旁边一个女士就摁住他的手 , 他换了左手继续举牌 。 到330多万 , 对方左边的女士 , 又把他另一只手拽住了 。
刘钢回忆道 , 其实拍到200多万时 , 自己太太也在旁边试图摁住自己 。 “幸亏只有我太太一个人坐在我旁边 , 要不然我可能也会像前排的那个人一样 , 动摇了竞拍的决心 。 ”
最后拍下来 , 很贵 , 加上佣金总共363万 。 有人说 , 当时这个价格 , 足以买下一个北京二环的四合院 。 刘钢说当时自己的信念是 , 只要口袋里的钱够一定要把它买下来 , “四合院 , 这个买不到可以买那个 。 作品只有一件 , 错过了就错过了 , 绝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 ”
互联网|对话收藏大家刘钢
文章图片

高小华《赶火车》三版画稿
拍卖后 , 这幅作品的作者特意通过拍卖行 , 约刘钢见面 。 刘钢也有幸跟作者当面请教 , 为什么三张草图 , 一张比一张工整 , 当初的修改理由是什么 。
互联网|对话收藏大家刘钢
文章图片

客厅C位的吴冠中《渔港》
从客厅到车库 , 没有一面浪费的墙
从地下室回到生活气息的空间 , 一下就亮堂了 。 对于藏品摆放 , 刘钢坚持了自己的原则:选定一幅作品 , 找到位置 , 就不再替换 。
互联网|对话收藏大家刘钢
文章图片

主客厅 , 壁炉的正上方最显眼的C位 , 给了吴冠中晚年所作的《渔港》 。
2003年 , 刘钢有幸在嘉德拍到 , “当时只花了100多万” 。 近年拍卖行多次找到他 , 问他是否愿意出手 , 他都婉拒了 。
互联网|对话收藏大家刘钢
文章图片

左侧是林风眠50年代的作品 , 冷色调的天空与大地 , 拿树来比拟自己在逆境中不屈的性情;右侧是奥尔巴赫晚年的自画像 , 简约的笔触 , 勾勒孤傲的眼神 。
一个抽象 , 一个具象 , 要细看细品 , 才能理解这两幅互补的深意 。
同样形成互补的还有一组葛姆雷的雕塑 , 一个镂空 , 一个实体 。
互联网|对话收藏大家刘钢
文章图片

互联网|对话收藏大家刘钢
文章图片

小客厅更多时候用来待客 。 重头戏是赵半狄的代表作《蝴蝶》 。
这也是刘钢所有藏品中最贵的 , 花了2700多万 , 2012年在拍卖场竞得 。 为了支付那次的拍卖款 , 刘钢破例卖掉了20多件藏品 , 有几幅至今想来依然心心念念 。
巧合的是 , 拍卖行把作品送过来时告诉他 , 这件作品的送拍者 , 就住在同一个院子里 。 这幅颇具悲剧色彩的作品 , 就这样 , 换了一个门牌号来到了这儿 。
互联网|对话收藏大家刘钢
文章图片

改造后的车库空间
因为太想把艺术品摆出来 , 刘钢甚至把车库空间的大门封上 , 新添了一面可以用来挂画的墙 。
现在 , 这里是一幅大约2米5×2米5的清宫廷“通景画” , 描绘圆明园的一处园林 , 原来可能就挂在圆明园的某处墙上 , 算一种壁画 。 既有西方的透视效果和光影变化 , 也有中国画的写意手法 。 “画一挂上去 , 显得这房子有了纵深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