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渎源流考(三)|作者:杨守印( 三 )


古代因受自然条件、科学技术和认知条件的限制 , 以及政治历史和社会文化诸因素的影响 , 难以对济水及济水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 因此就出现了诸多以玄学和神学掩饰包装的所谓史料 。 在我们完全有条件可以对普通的自然现象实现认知的今天 , 仍然用繁琐考证的方法按图索骥 , 在故纸堆里寻找似是而非的只言片语 , 牵强附会地进行推演式的考证 , 或用史前地质的不可知理论对神话进行包装是不可取的 。 济水文化和济水历史其实质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斗争过程的历史记录 。 因此 , 聚焦人类活动特别是人类改造自然、改善生存环境的斗争应当是当代济水文化研究的重点 , 而不是故意制造神秘 , 将人们带入云里雾里之中 , 将人们的思想局限在祭祀和儒释道文化的表层 , 只知物而不见人 。
我国自有人类活动以来 , 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和大自然的斗争 , 治山治水一直是斗争的主要内容 。 可以说济水形成的过程就是水治理的过程 。 济水治理的故事和愚公移山的故事一样 , 都是中华民族探索真理、不屈服困难的精神写照 。 这两个故事都发生在济源 , 一个是治山 , 一个是治水 , 一个是没有结果的神话传说 , 一个是实实在在的远古水利工程 。 禹贡“导沇水东流曰济” , 一个导字写进了多少的艰辛 , 写进了多少人们改善生存环境的奓望和期盼!写进了多少这块土地上古人改天換地、雄浑壮丽的英勇斗争!导就是因势利导 , 就是疏通改造 , 就是趋利而避害 。 他反映的完全是人的活动而非水的所谓神力 。 没有水道的定向疏通 , 济源的这片沇水就只是个以泉水形式出露的潭池沼泽 , 有了河道的疏通 , 沇水就变成了流芳千秋万代济世而利民的河流 。 水因导而济 , 因治而利 , 其意义远非虚无飘渺的太乙神水可比 。 它反映的是这块土地上人们的聪明才智和与大自然斗争的可歌可泣的奋斗精神 。 从古至今济水沿岸人民始终站在历史的至高点上 , 开发济水 , 利用济水 , 与水和谐相生 , 互济共利 , 创造了很多利水也是水利的治水工程和先进的耕作制度 。 禹贡所说的“入于河” , 其实也是人力导引的结果 , 是为济水订制打造的最适配的宣泄口 , 从而保证了济水的长治久安 。 仅济源人民开发利用济水的事迹 , 就有庙街铁岸一带居民利用合瓦疏水造田种菜种粮的创举 , 既保证了水流的宣泄 , 又满足了人们的农耕需要 , 真可谓世界农业史上的奇迹 。 堰头村一带居民利用济水的折弯筑堰修渠 , 引水灌田 , 坚持春堰蓄水 , 秋堰泄水 , 顺应自然 , 趋利而避害的耕作制度 , 也曾被广泛传颂 。 籍居怀庆府的明代大儒何瑭对此制度就深以为然 , 明确予以记载 。 至于以枋木为闸、隔山取水的五龙分水工程更是千古绝唱 。
新中国成立后 , 济源人民先后完成的引漭工程、引沁工程、引黄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 , 都是当时震惊全国的治水大手笔 , 长期保持水文化引领者的地位 。 可见济水治理的精神和优秀的济水文化在济源人民身上的印记有多么深刻 。
济水沿岸的清官廉吏和士绅贤达也是济水文化的闪光点 。 比如五代为官心系济水安澜的济源人段志熙、段国瑜、段振蛟、段振鲲、段维衮家族捐资修建永济桥和通济桥(后改望春桥) , 造福济源人民的故事就十分感人 , 不应仅只埋藏于青史 , 更应发扬光大 , 使其成为后世为政者的楷模 。 特别是段维衮为重修永济桥所撰的碑文 , 不仅文采飞扬 , 而且处处透露出智慧的光芒和爱乡爱土爱民情怀 。 其循规利势尊重自然的科学态度 , 尤其值得当代人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