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君#南昌汉代海昏侯墓:一座汉墓见证盛世(图)( 二 )
中国文字历史悠久,从甲骨文到青铜器上的金文,再到秦始皇时期的小篆,文字统一奠定了中华文明传承的基础。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各类竹简和木牍上的汉隶文字,与甲骨文、金文、小篆一脉相承,这也是中华文明延续的重要载体。
“手不能抖,一抖就散了。”文保人员说的是海昏侯墓中那一堆黑乎乎、之前被认为是“泥巴”的竹简。“竹简涉及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是儒家经典,以失传1800多年的《齐论语》为代表。它们和画有最早孔子像的屏风,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见证。”杨军说。随着释读工作的深入,相信更多竹简沉睡的灵魂将会被唤醒,我们能够更清晰了解汉代的文化、艺术、社会生活。
海昏侯刘贺生前使用过的大量生活家具,让世人了解了汉代的历史与人文、礼仪与典制。“独角羊形银质当卢等一批具有草原风格和异域特征的文物,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进行中西文化交流的体现。马蹄金、麟趾金上的赶珠丝和巩丝等外来细金工艺,则明显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杨军阐释。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发现10年来,科学研究贯穿考古发掘全过程。日前,研究人员在主墓的粮库内发现有水稻、粟、麻、甜瓜、梅等5种可食用植物遗存。这些陪葬品中的“五谷”既能反映墓主生前饮食与生活情况,也能印证当时豫章地区农作物的种植与发展。
紫金城内的回响
马蹄金、麟趾金、孔子像屏风……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内一件件精美的珍贵文物,体现了先祖的智慧,也让人们领略到大汉侯国的气度与风范。
步入博物馆序厅,巨大的人文铜浮雕墙上,汉代出行礼仪、生产生活等场景活灵活现,令人驻足凝思。
博物馆开放了“金色海昏”“丹漆海昏”“书香海昏”三个专题展和“遇见海昏”互动展。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副馆长范丽君介绍,目前展出各类出土文物1200余件,每件文物带有一个自己的“身份证”二维码,只要扫一扫,便可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真实还原汉代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风貌、生活习俗,让游客与文物近距离“接触”。
海昏简牍是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学术价值最高、备受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文物。采访人员来到简牍展厅,就像是走进古代的“书房”,真切感受到简牍文化的博大精深。悬垂的竹简构成空中矩阵,斑驳的文字在地面铺陈涌动,墙面镌刻着历史的印记,简牍艺术墙起伏连绵,穿越时空,历史与现实衔接于此;“遇见海昏”展厅位于遗址博物馆二层,游客可以在这里阅读典籍,利用创新型数码科技、智能体感捕捉、沉浸式裸眼观影等各类高科技手段,体验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里有一面“文物墙”,只要游客动动手指便可360度认识文物。坐上“钿车宝马”,戴上VR眼镜,可以领略汉代王侯出行盛况。在“巧夺天工”互动区,还可以选择喜欢的颜色和图案,设计成自己想要的汉代文物“作品”,并通过3D打印将它带回家。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发掘震惊世界,这次一看果然名不虚传。从展出的文物中,我们品读了自王而帝、自帝而侯刘贺的传奇,领略了巍巍大汉的雍容气度。”来自河北的涂睿慕名而来,收获颇丰。
秦风汉韵的对话
秦汉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华美篇章,秦汉文化一脉相承。
今年9月29日,“大秦雄风--秦始皇兵马俑展”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展出,吸引了四方游客纷至沓来。“在这里,观众可通过秦权与汉权、秦剑与汉剑、秦瓦当与汉瓦当等文物的对比,加深对秦汉制度、礼仪和生活方式的认识,了解2000多年前的科技与文化。”范丽君说,这是秦风汉韵的跨时空、跨地域对话。
- 汉字@讲述南昌故事 在昌日本友人共庆2022新年
- 茶园|千城胜景|云南昌宁:茶园樱花美如画
- 新年#写汉字品茶道 20余位日本友人江西南昌共贺新年
- 李海燕!刚刚!南昌下雪了?
- |十一幅水彩绘出南昌路上的阳光,绘出梧桐树下的人影
- 钱君匋$十一幅水彩绘出南昌路上的阳光,绘出梧桐树下的人影
- 蒋昌忠$蒋昌忠 | 近期新作及南昌安义千年古村群印象
- 江西!江西南昌:中华米粉街正式亮相
- 体育@南昌首届“新课程下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成果展示”比赛成功举办
- 心远堂|喜报!南昌县采茶小戏《心远堂》荣获第四届“赣鄱群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