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为什么被称为东方好莱坞?
因为曾几何时 , 和只依靠好莱坞电影就能养活院线的北美市场一样 , 整个香港市场只需要靠自家的港产片就能自给自足 。
众所周知港片因为各种原因从90年代末就开始逐年减产 , 从炽热的晴天走向了黄昏 。
这就让香港影市留出了大片空缺 , 早在港片还没进入全盛时代的时候 , 就已经蠢蠢欲动的西片 , 也就是进口片 , 一举趁虚而入占据市场份额 。
如今 , 每年的全年票房榜前十 , 有八九部是好莱坞大片 , 已经是常事 。
好莱坞是怎么一步步“入侵” , 并统治香港市场的?
那可以从李小龙逝世那年开始探寻 。
文章图片
李小龙的逝世导致新崛起的嘉禾影业实力大打折扣 , 邵氏凭借着楚原执导的喜剧片《七十二家房客》夺得年冠 , 另外李翰祥的三部风月片闯入前十 , 赢回了嘉禾一局 。
嘉禾只有李小龙遗作《龙争虎斗》夺得季军 。
这一大巨头突然哑火 , 西片就有了更多的空间 。
灾难片《波塞冬历险》一举打破了前一年《007之金刚钻》创造的进口片票房纪录 , 夺得亚军 。
文章图片
《教父》仅次于《龙争虎斗》排在第四位 , 《007之你死我活》也挤进前十 , 延续了詹姆斯·邦德的热度 。
“007”IP也成为了早期对港片影响最大的系列 。
80年代初新艺城成立 , 爆发之作就是模仿邦德间谍动作片的《最佳拍档》 。
之后 , 动作片就成为了港片的一大强项 。
文章图片
1974年许冠文加盟嘉禾 , 用一部《鬼马双星》正式打开香港电影市场的大喜剧时代 。
同时由于邵氏这年不给力 , 好莱坞得以继续发力 。
年度票房第二到第六 , 全是西片 。
其中就包括了《骗中骗》、《巴比龙》、《驱魔人》这些经典 。
而《骗中骗》里的赌局情节 , 更可以被看成是《赌神》的灵感来源 。 这部侠盗片鼻祖后来在台湾地区也卖得不错 , 由于片名被翻译成《刺激》 , 紧接着上映的《肖申克的救赎》 , 在台湾就被翻译成了《刺激1995》 。
文章图片
1975年《火烧摩天楼》延续《波塞冬历险》带来的灾难大片热潮 , 勇夺年冠之后 , 西片和港产片的市场争夺就进入了白热化 , 无论嘉禾和邵氏打得多激烈 , 西片在年度前十中都稳稳占据至少4个名额 。
70年代的好莱坞属于“新好莱坞电影” , 不过这类片子很少能打进香港市场 , 倒是灾难片和英国的《007》系列有着稳定受众群 。
香港市场还是爆米花基因居多的 。
像《大白鲨》、《超人》、《星球大战2》这些划时代的 , 注重视觉特效的好莱坞爆米花 , 当时都在香港卖得不错 。
文章图片
然而80年代好莱坞真正进入爆米花时代的时候 , 新艺城掀起了港产商业片的新潮流 。
不服输的嘉禾用成龙和洪金宝两大招牌顽强抵抗 。
两家影业斗得你来我往 , 形成良性竞争 , 一起拉开了港片的黄金年代 。
1982年10部港片包揽年度票房前十 , 好莱坞大片在那之后也只有《007》、《夺宝奇兵》、《第一滴血》这些卖座片续集能够和港片争锋 。
- 鹤岗|恭喜马丽,又搞砸了一部电影
- 电影|影院为了宣传《水门桥》,拼出易烊千玺敬礼形象,成品大为震撼
- 角色|《海王》后的DC新英雄,从未见过如此沙雕的超能力
- 海市蜃楼|《海市蜃楼》看完这电影脑子不够用了!
- 现实|《姐说电影》No.4:娄烨电影坎坷的那些年
- 电影|《复联4》导演解释3小时片长 为防剧透将写公开信
- 电影|《反贪风暴4》路演开启 刘梦娜等演员即将现身禅城
- 电影|《反贪风暴4》:林德禄请停止拿烂片圈钱
- 电影|《反贪风暴4》的结局是为第五部做准备吗?
- 电影|有尺度,也有深度,这5部电影值得推荐,点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