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现场|寻踪元代江南:赵孟頫倪瓒吴镇“雅集”苏博

从古至今 , 歌咏江南的诗词文学作品不胜枚举 , 白居易的《江南好》 , 苏东坡的《望江南》 , 构筑了中国人想象中的“江南” 。
苏州博物馆2021-2022跨年大展“元代的江南”今天在苏博本馆(东北街204号)正式开幕 , 这一重量级特展将策展内容定位于展示这一特定时段的地域文化 。 试图与观众分享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元代江南大观 , 赴一场寻踪江南的雅集 。
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 , 此次特展汇集苏州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图书馆、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等22家境内外博物馆的108件元代藏品及23件明清藏品 , 并以6件数字藏品再现孤品珍藏 。 从见证文人雅集的故宫收藏元代赏石“造云石” , 到赵孟頫、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等书画名迹 , 一片逸韵 , 清新脱俗 , 到张成、杨茂之漆作 , 朱碧山之银槎杯 , 技法精妙 , 文人意趣浓厚 。
江南|现场|寻踪元代江南:赵孟頫倪瓒吴镇“雅集”苏博
文章图片

“元代的江南”展览入口处现场
来到此处苏州博物馆本馆的“元代的江南”展厅(地下一层) , 在人工设景的背景与芦花间 , 仿佛地处烟水茫茫的湖边 , 扑面而来的是一片清新脱俗的气息 。
宋人的“天上天堂 , 地上苏杭”流传千载;明代流行的园林、昆曲、吴门书画 , 定义了后人对“江南”的大部分想象 。 而处在宋、明之间的元代 , 无论书画、文物 , 则对中国文人艺术的审美术影响深远 。
然而 , 当后世回望江南文化生成发展的历史轨迹 , 元代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高光”时代 。 置行省、通南北、兴海运等等新动向 , 给江南社会带来了新鲜的刺激 , 四方商贸繁荣催生出更发达的手工业水平 , 殷实的经济基础为文人活动提供了沃土 , 一时间名家辈出 , 星光璀璨 。
江南|现场|寻踪元代江南:赵孟頫倪瓒吴镇“雅集”苏博
文章图片

展厅外现场
江南|现场|寻踪元代江南:赵孟頫倪瓒吴镇“雅集”苏博
文章图片

展厅内陈设现场
此次展览分为“江南印象”及“江南风情”两个部分 , 分别位于苏博本馆的书画厅和特展厅 。 在全景展示元代江南风貌的同时 , 也尝试揭示有元一代对江南文人文化的形塑和影响 , 从而与观众共同回望和探讨江南文化的历史内涵 。 展览策划以江南印象、风物、信仰、雅集为脉络 , 择书画、器物珍品 , 重构氤氲隽永的江南图景 , 再现多元并包的元代风情 。 其中 , 既有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馆也包括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收藏的重要元代江南文物 。
见证元代文人雅集的传奇赏石:元代“造云”铜变石
地处地下一层展览入口处的焦点是故宫具有传奇性的赏石——故宫收藏的唯一一块有确切题刻的元代赏石 , 也是元代文人赏石朋友圈的“活化石”——“造云”铜变石 。
江南|现场|寻踪元代江南:赵孟頫倪瓒吴镇“雅集”苏博
文章图片

故宫收藏的元代赏石“造云”铜变石
这一赏石极具传奇性 , 据相关文献记载:此石原在江苏昆山界溪畔顾瑛的玉山草堂中 , 元末明初的战乱草堂被毁 , 后此石不知何故辗转来到了故宫 。 此石之所以珍贵不仅仅是因其造型“嵌空飞翥” , 更主要的一是石上有元、明朝多位大家题刻(共有八处题刻 , 四位元人、三位明人 , 包括顾瑛、杨维桢、张雨、董其昌等);二是此石叩之其“发声清越、铿然中律” , 故宫名曰“铜变石” 。